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預測:縣市長選舉藍營仍將過半

2009年12月01日 08: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1月30日社評説,正當“三合一”選舉倒數計時之際,出現17個月來首次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出現19個月的新高,這項遲來的喜訊能否反映到選票上,固然還有待觀察,至少可以振奮一點人心!

  馬英九就任以來,恰好碰上百年罕見的金融海嘯,全球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無一倖免,臺灣受到的衝擊尤其嚴重,以致連續五季經濟負成長,失業率迭創新高,島內景氣燈號也一連9個月亮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在這樣的狀況下,不僅國民黨當局的施政滿意度大幅滑落,連馬英九的民意支援度也節節下挫。對於年底的“三合一”選舉,特別是縣市長部分的藍營候選人,中國不免有負面的影響。連日來,若干媒體名嘴,就紛紛將“三合一”選舉解讀為馬英九的期中考或是2012年“大選”的前哨戰,認為由於當局執政表現不佳,才拖累地方選舉,並且預料民進黨將會獲勝。

  社評指出,這樣的批評乍聽起來似乎不無道理,事實上卻根本禁不起驗證。首先,這次選舉共有17個縣市,如果真是當局拖累地方,理當是全面性的,何以多半縣市國民黨提名候選人穩佔上風,只有少數縣市戰況吃緊?其次,既是“三合一”選舉,當然要以縣市長、鄉鎮市長、縣市議員整體選舉的得失來判斷,即使是縣市長,也應該從總數上來衡量,而不能單純以一地的勝負作為論斷輸贏的標準。如果一方贏得十幾個縣市,另一方才不過三、四個縣市,試問,誰是贏家?誰是輸家?難道還要硬拗嗎?

  事實上,現任縣市長施政表現和選民結構才是決定縣市長選舉勝負的主要關鍵,現任縣市長只要民意支援度在50%以上,爭取連任幾乎都輕而易舉,即使兩任屆滿,同黨提名的候選人也會沾光不少,像新竹市、桃園縣都是典型的例子;至於民意支援度和滿意度較低的現任縣市長,爭取連任當然不免會陷於苦戰!再者,若干地方選民結構使然,無論再好的候選人也很難突破黨派或地方派系,以雲林、嘉義為例,現在的國民黨候選人固然處於下風,就是馬英九當年聲勢日正當中之時,2008年在這些縣市的得票率也低於謝長廷,足見選民結構有時可能比候選人因素更重要。在這些地方選舉,當然不能以常理計。

  儘管如此,社評表示:我們可以斷言,這次的縣市長選舉,藍軍仍然可以過半。理由十分簡單,因為目前除了民進黨原本執政的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三地,受限于選民結構之外,其餘正在鏖戰的新竹縣與花蓮縣,就算國民黨提名候選人落選,也會是藍營的候選人當選,民進黨能夠坐收漁利的機會微乎其微,真正可能變天的只有宜蘭一地。換言之,國民黨的小挫絕不會是藍營的大敗,這次縣市長的選舉對2012年“大選”的影響,也遠不及明年五個直管市的選舉。

  總之,社評認為,這次縣市長的選舉與其説是馬英九的期中考,毋寧説是縣市長的期末考。在大環境不佳的狀況下,國民黨只要能夠贏得過半,就不致于大傷元氣;不過,提名和競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國民黨必須要痛切檢討,實時改進;黨中央和地方派系的互動關係,也要重新檢視調整;地方人才的計劃性培養,更是首要之務,否則未來遲早還是會出現問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