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簽署金融MOU再顯中華民族智慧

2009年11月19日 09: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日本新華僑報》18日刊文説,兩岸簽署金融MOU,意味著封閉固守多年的兩岸金融市場終於在以和平和發展為主題的兩岸交流時代大潮中敞開了互相開放的大門。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簽約的過程中,兩岸再次展現出中華民族的智慧,用切實的行動推動著兩岸關係的發展。

  文章摘編如下:

  11月16日夜幕降臨的晚上6點,臺海兩岸金融監理合作諒解備忘錄(簡稱“MOU”)同步在北京和臺北簽署,預定60天后生效。據此,明年1月中旬,大陸法人就可以登臺購買臺股。同時,陸資銀行也可以申請在入臺設立分行,臺灣民眾在臺灣就可以開立具有毛澤東頭像的人民幣存款賬戶。

  兩岸簽署金融MOU,意味著封閉固守多年的兩岸金融市場終於在以和平和發展為主題的兩岸交流時代大潮中敞開了互相開放的大門,成為潮流奔涌中一個飛濺起來的耀眼浪花。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簽約的過程中,兩岸再次展現出中華民族的智慧,用切實的行動推動著兩岸關係的發展。

  從機構上看,以往兩岸簽署文件都是透過大陸海協會、臺灣海基會來辦理。這次的金融MOU,則是第一次由兩岸的金融監督機構出面簽署,為兩岸進一步交流創立出新的模式。分析人士指出,這份文件跨越海協和海基兩會,成為臺灣馬英九團隊第一個由行政官員具名與大陸簽署的文件,這讓兩岸開始卸下“白手套”,啟動了真正官方意義上的具有實際成果的交流。

  從反映上來看,臺灣“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王幸男出面表態指摘。作為臺灣一個“在野黨”的這種意見,作為一直為兩岸交流設置障礙的勢力的這種意見,恰恰從反面印證了這件事情對兩岸經濟交流的積極作用。當然,由此也可以看出“矮化臺灣”、“出賣臺灣”的思維模式已經到了需要改進的時刻。否則,下次“大選”仍然難以達到捲土重來的目的。

  推動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需要中華民族的新智慧、大智慧。這一切新智慧、大智慧産生的原點,應該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兩岸民眾的福祉,為了最終實現“一中”聯手“掙世界的錢”。也可以這樣説,不拘于一時一事一地,秉持民族大義,開闊視野投向未來,兩岸就一定能夠在促進交流、合作、發展上展現出全新的智慧。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