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期待“臺灣牛”能扭轉“美國牛”的乾坤

2009年11月06日 08:25:00  來源:
字號:    

  今年是農曆牛年,年初,牛年行大運、牛轉乾坤等祝福聲不絕於耳。牛年已到尾聲,臺灣本土“牛”一般表現優異,不料來了美國“牛”,弄得人心惶惶,從當局到民間,大有談牛色變之勢。

  臺灣《中華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説,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然也沒有白吃的牛肉。美國要用牛肉來平衡臺美貿易逆差,站在美國立場,便有“牛轉貿易乾坤”之意。關鍵是,美國牛得過狂牛病,即使肉沒有問題,內臟卻大有問題,臺灣人拒絕內臟進口,應是理直氣壯的。

  那麼,當初臺當局為什麼簽下這份貿易協定?這要回到臺美貿易逆差議題上,因為,臺灣既然賺了美金,就不能拒絕老美賺台幣,而美國又提出牛肉銷售其他國家沒出過問題的數據,以表示英國人、法國人能吃,臺灣人為何不能吃?

  臺灣談判代表雖然不放心,但面對數據便很難拒絕;何況臺灣也有交換條件,如司法互助、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韓國李明博政府同意美牛進口,引起民眾百日抗議,李明博聲望大滑落,但最後還是接受進口,可見在談判桌上有得有失,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

  社論説,馬當局顯然比韓國高明許多,對進口牛內臟採嚴格檢查措施,如要求美方提出牛肉原體不得超過30個月齡證明。“行政院長”吳敦義保證,當局既有行政措施補救于後,大家所擔心的牛絞肉等一定進不來。

  最後歸結到消費者身上,因為錢在我口袋裏,買不買我説了才算。這需要一些牛勁兒、牛脾氣,只要消費者一條心,臺灣牛必能轉美國牛的乾坤,持續行大運。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