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嗆蘇為了2012?呂秀蓮頻爆料有害無益

2009年10月27日 09:26:00  來源:
字號: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評論員富權的文章,針對呂秀蓮近期有“內外呼應”之效的兩個專訪指出,呂秀蓮的這番瘋言瘋語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只能是敗壞自己有時尚能獨立思考的名聲,有害無益。

  文章摘錄如下:

  民進黨淪為在野黨後,黨內各“天王”分別以不同形式構築自己的“平臺”,以維繫社會知名度及幕僚智囊群,甚至還組織“影子內閣”以圖東山再起。其中,曾任《美麗島》雜誌社副社長、並因此而入獄並在獄中創作小説的呂秀蓮,是幹回了辦雜誌的老本行,創辦了《玉山週報》,並有意在此基礎上創辦日報。但奈何一是在經濟環境欠佳及新興媒體蓬勃發展的雙重夾擊下,連老媒體都大呼頂不住了,新辦的《玉山週報》更難站穩腳跟;二來即使呂秀蓮有意采編方針“中立”,但始終已讓人先入為主地認為《玉山週報》是偏綠政治媒體,市場有限,故始終打不開局面。由此有不少人在等看笑話:呂秀蓮集資得來的錢何時“燒”光?

  就正在此時,慣於“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呂秀蓮,以接受《玉山週報》專訪的形式大爆當年紅衫軍“倒扁”期間的內幕,聲稱她曾邀請朝野政黨主席喝“藍海咖啡”,宋楚瑜同意,馬英九考慮中,陳水扁知情,但因蘇貞昌不願意而導致功虧一簣。與此同時,她又接受島外媒體專訪,聲稱國共兩黨有一套“三三三”的統一規劃,即在三年內,透過國共論壇、海峽論壇和兩會協商的“三個平臺“,簽訂ECPA協議、軍事互信機制協議、和平協議等三個協議,實現兩岸統一。

  呂秀蓮有“內外呼應”之效的這兩個專訪,在臺灣政壇引起一陣騷動。前者,蘇貞昌憤而否認。後者,民進黨人順住這個話題,責罵馬英九“賣臺”,但大多數人卻認為呂秀蓮是在“發頜風”,因為任誰都不相信,馬英九會有在三年內實現兩岸統一的規劃,而且實際上按目前臺灣島內的政治態勢,也根本不可能在三年內實現兩岸統一。

  但為何呂秀蓮又要製造此聳人聽聞的話題呢?坊間的分析多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玉山週報》的銷路不佳,有意借用最賺錢的《壹週刊》所擅長的“爆料”手法,將《玉山週報》的銷路促上去。二是呂秀蓮要提前為2012年民進黨的“總統”黨內初選造勢,而蘇貞昌則是她的主要對手,因而要趁早“抹黑”他,惹起黨內支援者尤其是“扁迷”的反感,在初選中將他摒出局。

  倘呂秀蓮的意圖是前者,應當是走錯了方向。誠然,《壹週刊》的成功,主要是靠在政治上爆料及以狗仔隊跟蹤窺私兩大手法,完全顛覆了臺灣傳統媒體較為嚴肅、認真及負起社會責任的作風,因而獲得青年讀者及對社會不滿的中産人士的熱捧,大賣特賣。但問題是,《壹週刊》是單純的商業操作,以促銷及招徠廣告為標的,並無直接參與政治的意圖,無論是其老闆黎智英本人,還是一眾高級采編人員,都既不依附哪個政黨的,也沒有參政的企圖。因此,人們對其爆料,即使明知是水分很多,也不覺為忤。而實際上《壹週刊》的爆料對象,藍綠都有,既爆陳水扁一家的貪腐案,也爆馬英九的不是或李慶安的“雙重國籍”問題。而《玉山週報》的政治立揚很鮮明,且呂秀蓮創辦《玉山週報》的政治意圖也是路人皆知,故呂秀蓮企圖模倣《壹週刊》的爆料做法,根本就缺乏公信力。

  至於呂秀眾要與蘇貞昌角力2012年的説法,則得到了六成多網民的認同。實際上,在民進黨的“四大天王“中,遊錫堃意志消沉、無意再選,目前呂秀蓮的對手主要是蘇貞昌和謝長廷。但由於一來謝長廷已輸了一次,而且年齡也偏大,並非是其主要對手,二來蘇貞昌近來頗為活躍,且目標性強,以至寧願放棄唾手可得的新北市長選舉。因此,呂秀蓮如要爭奪”2012大任”,首先遇到的對手就是蘇貞昌。如不把他打下去,自己就難有可能在黨內初選中勝出。為爭取政治前途必須首先收拾蘇貞昌,然後再以同樣手法整治謝長廷。

  其實,呂秀蓮要整蘇貞昌,可能也出於私怨。因為在2003年陳水扁為爭取連任正在考慮“副總統”搭配人選時,“新潮流係”起勁推薦蘇貞昌,並聲言在“連宋配”壓力下,只有同樣是行政執行力高的蘇貞昌才能頂比得住宋楚瑜。這個建議曾一度使陳水扁動心。而呂秀蓮則緊急進行“危機處理”,以維持派系中立來説服陳水扁,才扳回一局。而現在不少民進黨人議論,應以蘇貞昌的高執行力來對襯馬英九的“無能”,這就勾起了5年前呂秀蓮的不愉快經歷。這次是“新仇舊恨一齊報”了。

  至於呂秀蓮接受島外媒體訪問,很明顯是要配合她在《玉山週報》“打蘇”。因為當年她要邀請朝野政黨主席喝“藍海咖啡”,目的是幫陳水扁解套;既然民進黨至今仍不願與陳水扁作出切割,那就顯示“阿扁們的選票”仍有市場。而當年和現在都在扶持蘇貞昌的民進黨新係,則是批扁的。而挺扁者,當然其意識形態極“獨”。因此,她“揭批”馬英九的“三三三”統一規劃,就是要迎合挺扁派的口味。實際上,呂秀蓮此語一齣,挺扁派就譁然一片,也不管是否符合邏輯,就連忙“批馬”。

  但很明顯,呂秀蓮的“三年兩岸統一”的時間表實在是沒有幾個人相信。不要説民進黨設下了“凡改變現狀必須公投”的障礙,就説是在國民黨內部也不一致,連馬英九自己本人這一關也將難以跨過。呂秀蓮的這番瘋言瘋語,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只能是敗壞自己有時尚能獨立思考的名聲,有害無益。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