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聯晚:陳水扁重返看守所白忙一場?

2009年10月09日 16:28: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晚報》9日的社論指出,陳水扁向臺灣“最高法院”抗告成功,他的羈押案發回臺灣“高等法院”更裁,重新開庭經過六個小時的折騰,今天淩晨最後還是維持原裁定,判定陳水扁繼續延押3個月。

  社論説,峰迴路轉,究竟還是轉回了原地。支援陳水扁的人義憤填膺,問:“搞什麼,白忙一場!”反對陳水扁的人見陳水扁還押,松了一口氣,卻也不滿地問:“最高法院在幹嘛,為什麼要弄出這樣一場麻煩?”

  這一場過程,真的是白忙,真的是虛耗嗎?社論認為,從結果看,或許是如此,但在程式正義的示範上,此一過程當然有其意義,不能説是全然浪費。

  社論指出,在程式上,陳水扁跟任何被告一樣,都有為自己爭取最大自由的權利。被告並非被起訴後就必須羈押,也並非一審判刑就要羈押。一個人在三審定讞前的羈押,有其要件;陳水扁的情況是否符合羈押要件,從檢察官到各級法院法官都曾出現不同見解,則陳水扁當然不會放棄機會替自己抗辯。

  在程式上,檢察官和被告各有立場,由法官做出裁定,然後還要受到上級法院再審的限制,也保留了訴訟當事人尋求救濟的可能性,以避免法官獨斷可能的傷害。昨天“最高法院”將“高院”原先的羈押裁定發回更裁,表明瞭對原裁定説服力不足的疑慮。在旁觀者看起來,讓同樣“高院”的同一批法官,就已經裁定的羈押決定重新考量一遍,看似重復做了同樣的事情。也難免有人批評,真是浪費資源。

  但制度上既允許當事人抗告,也允許上級法院“糾正錯誤”或要求更審的功能,都是為求程式周延,也是保護人權的機制。結果深夜裏“高院”更裁,仍然判定讓陳水扁延押,因為陳水扁的不誠信表現及逃亡動機等,還是讓法官們無法放陳水扁自由。“高院”也對隨扈人員的角色與作用,做了進一步厘清,以加強延押裁定的理由強度。

  社論指出,這其實是一場關於程式正義的課程。牽涉其中的“司法”人員,是否把這堂課講解得足夠清楚,是否讓各方心悅誠服,是另一問題;但各界從中學習認識程式正義,學習尊重判決,應不是白忙一場!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