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年底選舉按期進行 藍綠延選意圖失算

2009年09月02日 11:07:00  來源:
字號:    

  島內今年底的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鎮長“三合一”選舉,被視為是2011年“立委”選舉和2012“總統”選舉的前哨戰,也被藍營視為“攻克南臺灣”和綠營視為“扳回一局”的關鍵一役,故而雙方都十分重視,不敢怠慢,謹慎以對,甚至直到如今雙方都有一些縣市仍未能確定出戰人選,如將之與以往必須提前一年佈局的經驗來比照,應是已犯下兵家大忌。正因如此,當“八八水災”和H1N1流感來襲後,藍、綠兩營都有人提出,應當因應全島都正在抗災及防疫的重大政務,延遲“三合一”選舉,但臺“中選會”昨天上午如期召開2009年度縣市長、縣市議長選舉業務會議,並作出仍按原定日程于12月5日舉辦選舉、9月4日發佈“選舉公告”的決定,還據此進行相關作業規劃。由此,藍、綠兩陣營意圖利用水災和疫情來調整選戰策略的打算,都已經失算。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評論員富權的文章指出,實際上,由於“八八水災”和H1N1疫情的襲擊,使藍、綠兩陣營都對自己的選情不敢樂觀。儘管今年底的選舉是地方選舉,政治意涵較低,主要是地方建設和縣(市)民生活品質等方面的議題吃香,但仍被國、民兩黨高度重視,提到“全臺選舉”的層級來操盤。在國民黨方面,希望能維持以往戰績,為兩年多後的“立委”選舉和“總統”選舉綁票、固票。而民進黨當然是不服氣2005年縣市長選舉的大輸,希望扳回一局。

  但選戰還未開打,藍、綠雙方都有不順的地方。尤其是在水災和流感疫情劇化後,這些矛盾就更為凸顯了出來。在國民黨方面,由於馬團隊救災遲緩,致使馬英九及執政黨的民調降至極低,恐會使“三合一”選舉遭到重大連累。而馬英九及國民黨高層在抗疫最緊張時,為了阻攔身涉弊案的國民黨“立委”傅昆萁參選花蓮縣長,欽點“衛生署長”葉金川“空降”花蓮參選,結果犯了“抗疫當頭,臨陣逃脫”的大忌,再加上葉金川倉促上陣,未及耕耘地方,儘管黨中央千方百計為葉金川度身定做花蓮縣長初選規則,免掉了黨員投票環節,但葉金川仍是輸掉了黨內初選。這不啻是一“葉”知秋,讓國民黨內外都驚覺馬英九的“光環”已經黯然失色。因此,黨內不少人都希望“三合一”選舉能延後進行,讓全黨能喘一口氣,尤其是趁陳菊等人“聰明反被聰明誤”地邀請達賴,卻為馬英九團隊解了“套”的機會,在災區重建中有所表現,提升民望後再圖重振軍威。

  在民進黨方面,原本以為可以趁馬團隊施政不力而大打“文宣戰”,在守住南部縣市的同時,反撲北、中部縣市。但誰知隨著時間的流逝,真相被揭露了出來原來,導致南臺灣縣市在水災中損失慘重的原因,還是民進黨執政的這些地方政府整治河川不力,放任亂墾山林導致水土流失。這個不容推卸的責任,國民黨如緊抓住不放,打好輿論戰,民進黨未必能拿到什麼著數。因此,延選可為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政府爭取時間,在安置災民和災區重建中拿出成績,挽回民望。

  何況,在選舉作業實務上,延選也確實是有其需要。一方面,在“八八水災”中,一些村落或是遭泥石流掩沒,或是因橋、路被衝斷而致對外交通不便,使到無論是戶政單位寄發“投票通知書”,還是選民前往投票所行使選民權利都極不方便;另一方面,由於流感疫情仍在擴散,入秋後難以遏止,説不好到12月5日投票時,疫情更為惡劣,而競選宣傳活動和投票活動都是人群密集,正是防疫工作的大忌。故此,延選也有必須保證選務順利、安全的考慮。但“中選會”昨日卻決定選舉日程不變,但又表示“中選會”是選務單位,是否延選仍須由政策決定,在政策未改變之前,將依既定時程規劃選舉的相關決定。其言下之意是,“中選會”無權決定和更改選舉日期,如果有權責機關作出延期決定,“中選會”還是將會按新的決定來規劃選務作業時程。如此,“中選會”已把“包袱”拋給了臺當局行政部門。

  文章説,值得注意的是,臺“內政部”今天公告,自2010年12月25日,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為臺中市,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為臺南市,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為高雄市。另外,根據臺灣“地方制度法”規定,“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應以當屆直轄市長任期屆滿之日為改制日。縣市議員、縣市長、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及村里長的任期均調整至改制日止,不辦理改選。”這就已經確定,今年底的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鎮長選舉,將不包括臺北縣(新北市)、臺中縣和臺中市(將合併為新的臺中市)、臺南縣和臺南市(將合併為新的臺南市)及高雄縣(將與高雄市合併改制為新的高雄市)。這就是説 ,參加今年底縣市長選舉的,只有17個縣市,亦即比以往減少了6個縣、市。而這6個縣、市是主要戰場,因而也降減了年底選戰的激烈程度和可觀性。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