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重創屏東、臺東、嘉義、南投山區及沿海地區,死傷恐超過千人。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説,在救災告一個段落,災難重建即將次第展開,面對破碎的山河和風雲莫測的大氣變遷,如何建立一個不與山爭地、不與河爭地,與自然共生的社會體系,已是災後復建的當務之急了。
社論指出,這次受災最嚴重的莫過於山區,從楠梓仙溪往上到小林,從荖濃溪看到寶來,這些受災地區大抵都是在河階臺地,本來就是土石所沖刷的臺地,一遇大雨,就可能造成泥石流災禍;莫拉克災害後,這些地區又成為另一個新的河階臺地,等於是一個全新的地理環境,如果未來在此地又打造新的聚落,幾年後另一個類似小林村的悲劇會不會再度發生?這是我們對災後復建第一個要追問的問題。
從過去臺灣10年來統計資料來看,高屏溪每年累積土石達5000萬噸、卑南溪8000萬噸,這些土石來自中上游,和背景地質環境有關,甲仙小林寶來三角區域,背後潛藏特殊地質環境,寶來一路往西都有斷層,平常看到峭壁風景漂亮,代表的其實是坡度陡峭,從楠梓仙溪到荖濃溪都如此,這其中所顯示的幾點特色:一是其地質材料非常破碎,二是斷層林立,三是週遭環境敏感。身處在這樣的脆弱環境,如何能夠允許還要在原地重建?
社論認為,從賀伯風災過後的幾十年來,不論是土地利用還是水土規劃,同樣問題我們其實一直都反覆的討論過。但等到災害過後,大家就依然故我,相關的水土監測也一直是束諸高閣,公共職能單位不僅沒有提供好的地理環境資訊,也沒有把週遭的環境敏感區位畫出來,一個沒有與自然共生的土地利用、水土規劃政策,最終就是災難的不斷輪迴而已。因此推動並落實水土規劃,不應只是説説而已,否則悲劇終究會不斷的降臨。
過去每一次經歷災難摧殘後,一開始不少人都會主張人無法與天爭,不適合人居住的山區,應該還給大自然,退耕還林,退河還地往往成為最熱門的話題。特別是談到防災,馬上想到的就是遷村,但每回都是災難過後不到一、兩個月,遷村之説最後都不了了之。因為原住民的生活與文化無法與城鄉系統融合,即使勉強遷村,他們最後還是又回到山上老家。等到下次再碰到風災,他們又淪為環境難民。
社論強調,如果實務上遷村的可行性不大,那就只有從移村的角度思考。因而當前最迫切的工作,應是動員島內各地的地質、水利、水保、環工與森林等範疇的學者與專業人員,前往各受災地區勘察,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水土檢測,由他們負責在災區附近找一塊比較安全的地段,做為移村之用,這些復建之地找到之後,再由臺當局相關單位與當地小區民眾展開積極對話溝通,教育他們不要再盲目的開發以及防災減災之道,然後利用民間與公眾資源,儘速展開災區規劃與興建的工作。
在此同時,臺當局亦應該加速進行相關災害預警系統建立,一旦獲悉狂風降雨即將來襲,透過模式的分析,掌握洪水與泥石流資訊,一旦發警報,就應該儘速進行相關防災撤離工作,以減少災害損害程度。
社論表示,每次發生災害後,在災民與輿論的壓力下,當局不得不馬上撥款進行復建,只要沒把錢花完的單位就要記過處分,造成工程沒有完整的規劃時間,最後導致粗製濫造,甚至重蹈覆轍,防災工程無法永續發展。
因此,復建工作必須規劃先行,除了必要的緊急工程之外,不要急著馬上進行重建工程,至少尊重專業,先做好縝密的規劃,再與民眾進行繁複的溝通協調,取得大致共識後,再結合當局與民間的資源投入,這樣才能面對未來不可測的環境災難。
社論最後強調,面臨氣候變遷的劇變,雨量年年破紀錄,工程手段已無法再遏阻災難的發生,在大自然不斷的反撲下,所有人為錯誤都不可能再隱藏,而最終賠上的卻是無數的生命和財産。汲取教訓是防範下一次災害最好的策略,但願這次重建,不再只是五分鐘熱度而已。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