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給臺灣的地質水文做體檢刻不容緩

2009年08月19日 13:57:00  來源:
字號:    

  莫拉克颱風造成嚴重災害,洪水來勢兇猛,最先被島內民眾目睹的就是知本溪山洪暴發,金帥飯店被衝垮令人震驚的鏡頭,透過電視轉播成為國際新聞;民眾也赫然發現原來金帥飯店的地基下還埋著過去洪水的遺跡,37年前娜拉颱風侵臺時,被埋在土石下的商家遺址竟被衝了出來,臺灣《新生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這也衝出了水土監測與土地應如何使用的大問題;全臺各地,由山區到平原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風雨摧殘,臺當局應有全面性的確切調查。

  社論指出,1973二年娜拉颱風帶來豪大雨,知本溪山洪夾帶大量泥石把金帥飯店現址一帶“寶島特産店”等12家餐廳、商店及民宅全部掩埋,舊知本橋也被沖毀,後來災民重建家園,就直接把房子蓋在舊房子上層,金帥飯店建設時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飯店離堤防50米,中間隔著馬路及其他商家,即使與溪流相隔如此之遠,也禁不起大水的沖刷。臺灣“水利署”表示,知本溪是縣管河川,堤防都依現行防洪標準50年洪水重現期作標準,但是不到40年的時間,同一個地點卻遭水淹滅兩次,而且所謂的“50年洪水重現期標準”,是指降雨量300毫米而已,此次莫拉克帶來的雨量是這個數字的10倍,當然難以承受,連續兩次被泥石掩埋的受災地區,是否適於再重建,應重新檢討。

  除了民眾居所之外,這次也有許多觀光區受到重創,臺灣最著名景點之一的阿里山,多座吊橋被沖毀,瀑布消失,道路中斷,地形為之改觀,連“觀光局長”賴瑟珍都表示,相關單位重建災區觀光業時,也應正視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社論説,2006年,“立法院”通過8年8百億治水特別預算,後來又追加了“內政部”和“農委會”的預算,擴增到1160億元,整治對象幾乎涵蓋臺灣大小河川,至今這筆預算已經執行約五分之二,可是花下去的治水預算顯然未能通過考驗。臺大地質係教授陳宏宇認為,治水的關鍵在於上游的土石安定與否,而非只管河川的水流;莫拉克颱風重創南臺灣,中南部防洪系統失靈,可以證明山坡地超限使用,山區遭濫墾、濫伐,加上“921”地震後,多次地震造成板塊擠壓致全臺地層鬆動、位移,危機四伏,遇超大雨量,山坡地無法涵養水份,山洪暴發,土石隨洪水而下,後果難以收拾。

  地球整體氣候變遷,象氣變化難測,超大颱風與暴雨發生的機率增加,天災難防,與自然共存是早已存在的觀念,災後馬英九也指出“人不跟天鬥,因為你鬥不過。”他表示,將來在各個都市計劃、區域計劃應明確的規定,那些地方不適合人居住,不適合人居的就要採取遷村等強制性作法。此次水災,高縣小林村慘遭滅村,已無重建的可能,高屏兩縣多個村落也面臨遷村的急迫性,但是遷村或是更大規模的遷鄉不是簡單的問題,除了居民意願而且要有可靠的評估,以具體數字來決定某一地區是否應遷村或適合原地重建。

  社論最後強調,現在大家都了解到島內水土地形的脆弱,未來防災猶重救災,重新規劃國土已是刻不容緩的事,回頭來看過去的千億治水預算,顯然只是治標而不治本,而且治標的做法對環境的改善不但沒有幫助,而且可能造成更糟的後果;這筆預算是否應繼續執行,也可檢討,如用來作為臺灣全面的地質體檢及水文調查,可能更為實際。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