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片面追求臺灣高校的排名 不如提升大學的品質

2009年08月03日 10:07:00  來源:
字號:    

  臺“教育部”高等教育評鑒中心日前公佈今年世界大學科研論文品質評比排名,臺灣共有7校進入世界前五百大,其中臺灣大學蟬聯兩岸三地大學的排名第一。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這一消息當然使人振奮,不過深入研究,卻有不少值得警惕之處。

  社評説,根據這項排名,臺灣共有臺灣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臺灣長庚大學、臺灣“中央大學”、臺灣陽明大學7校進入世界前五百大,臺大為第102名,較去年大幅進步39名,另外比去年新增了長庚大學、“中央大學”,且大部分學校排名都比去年提升,顯示島內研究型大學在論文的質與量皆有進步;如果再考慮臺灣各大學的全職教師人數,臺灣進榜的七校排名更大幅提前,反映臺灣的頂尖大學在規模較小及老師人數較少的情況下,以最少資源做出最多成果。

  乍看之下,臺灣的頂尖大學水準似乎淩駕大陸或香港,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臺大之外,就一流大學的整體品質比較,臺灣即使不是兩岸三地之末,至少絕不是第一。

  從最近三年來各個世界大學排名,可以看出端倪:2007年4月,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佈“世界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在全球五百強中,大陸18所大學上榜,前四百名中,大陸8所、臺灣3所、香港3所,排名最高的是臺大;2008年1月,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公佈的網路世界大學排名榜,前五百名中,大陸佔21名、臺灣佔7名,臺大排名依然最高;2008年8月,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發佈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五百強,大陸30所、臺灣7所、香港5所,臺大排名還是高;2009年6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佈今年的世界四百所頂尖大學排名,大陸8所上榜、臺灣4所、香港5所,以香港大學排名最高。

  社評稱,從這些排名中可以看出,臺灣大學在兩岸三地的大學中,的確一枝獨秀;不過,大陸的北京大學和香港的香港大學都在急起直追,在“同行評價”、“論文被引用次數”及“國際化”方面,較臺大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次,兩岸三地的所有大學,都算不上世界頂尖大學,距離一流大學的水準也還有段不小的距離,即使在亞洲都算不上頂尖;再者,大陸的大學整體水準日益提高,以上海交大公佈的世界五百大為例,2003年大陸只有12所入列,2008已增加到30所,再就世界大學科研論文排名來看,大陸大學進步幅度更令人吃驚,例如去年中山大學進步123名、南京大學進步105名,而今年四川大學進步82名、上海交大進步73名、復旦大學進步55名、浙江大學進步41名。相對的,臺灣進步的幅度較小,而且除了名星公立大學與極少數私立大學之外,整體水準停滯不前。

  事實上,就兩岸三地整體比較,臺灣的大學教育資源最少、師生比最差,每一教授平均教導20名學生,大陸只有16名、香港12名;在論文發表的品質上,臺灣目前雖然較佳,但大陸的一流大學已經快要趕上,再加上大陸給予教授的待遇較高,很可能在一兩年之內,大陸一流大學的水準就會超過臺灣。所以社評在最後強調,與其斤斤計較世界大學排名,不如把資源用在提高大學整體水準,保持領先,如此才是正途。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