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只剩咬文嚼字 怎麼可能會長進?

2009年07月22日 14:31: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報》22日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的智庫在21世紀的今天還在套用過時的新石器時代論述,明顯就是智識空虛的表現。正因為智庫不用功、論述跟不上潮流,民進黨就只好不斷訴諸“字庫”,靠一些民粹語言博取基本盤的支援。這就是民進黨不長進的根源。

  社論摘錄如下,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宣佈,要以“ECFA該不該公投”為題,在年底舉行“公投”。據報載,綠營人士對於年底公投一事共識甚高,但究竟要以什麼題目或什麼題組去做“公投”闖關,卻頗多爭議。“要不要ECFA”可以“公投”、“要不要公投ECFA”也可以“公投”。若依此推理延伸,則“要不要公投‘ECFA公投’”亦可“公投”。若是堆棧推演,政客們可以將議題“平方公投”、“三次方公投”……“N次方公投”,如此這般,也真是“臺灣第一次、世界都在看”的奇跡。

  民進黨喜歡辦“公投”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為了操作“統獨”標籤、簡化語言、動員民粹、拉抬選情。但往更深一層探討,背後還有更嚴重的問題。馬英九在競選期間原本提出的兩岸協議名稱是CECA,但在民進黨冠以“小腳色”的閩南語諧音之後,藍軍遂改以“要更發”的字音取代。其實,在名稱與諧音上找巧門、佔先機,一向是民進黨訴諸民粹的必要手段。例如陳水扁在“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與“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之間玩文字遊戲,原地踏步卻也能騙到一些選票;但民進黨所真正欠缺的,倒不是謝志偉那一級諧音巧配的“字庫”,而是對臺灣經濟發展擘劃的“智庫”論述能力。

  多年來,民進黨一向反對臺灣與大陸經貿往來,説加強兩岸往來會使臺灣“傾中”、使我們掉進“以商圍政”的陷阱。這樣的論述不能説沒道理,也對於主政者有相當的惕勵作用。但民進黨智庫始終不敢面對的問題是:如果臺灣自外于東亞經濟合作局勢,會有什麼下場、什麼後果?簡言之,民進黨只敢強調兩岸經貿往來的危險,卻不敢面對臺灣拒絕往來的絕境。馬蕭團隊在競選期間提出臺灣封閉將會“古巴化”的論點,民進黨竟全無招架餘地,提不出一套“不理會大陸”的經濟發展積極論述。這才是民進黨真正的危機。

  民進黨最倚重的學者教授多在臺灣智庫遊走,而他們對兩岸經貿發展最常引用的理論觀點,竟然是老掉牙的“要素報酬相等”理論。依據該古典學説,臺灣若與大陸開放經貿往來,則我們的平均工資報酬將被拉到與大陸相當的極低水準。然而,在21世紀還在套用這種過時的新石器時代論述,就知道民進黨智庫中智識的空虛。正因為智庫不用功、論述跟不上潮流,他們就只好不斷訴諸“字庫”,靠一些民粹語言博取基本盤的支援。這就是民進黨不長進的根源。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