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政策説明不到位 臺當局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2009年07月16日 09:40:00  來源:
字號:    

  這兩天臺灣股市忽似陰霾罩頂,大盤震蕩起伏。公認的原因是:ECFA簽署進度似生變化,股市隨著傳説連早已確定要簽的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也可能延宕,於是近來以金融股挺升為主力的氣勢受挫,多空交鋒下變盤危機隱現,股民為之惴惴不安。

  臺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當“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美國表述ECFA在今年內無法定案時,臺當局高層一片緘默;民間解讀為已生變,當局仍保持漠然。及至股市劇變,謠傳紛紜,當局這才如大夢初醒般出面滅火。“金管會”陳衝説一定先簽MOU,尹啟銘説“經濟部”研議進程並未延後;到了最後,馬英九辦公室也不得不由發言人出來宣稱,馬英九並未對其踩煞車。

  但是否生變,工商界、股市仍然存疑。“陸委會”為了沖淡賴幸媛帶來的衝擊,聲稱ECFA仍可納入四次陳江會議題,今年底前未必沒有進度;江丙坤卻表示,因還要等當局評估,恐已無法納入。

  文章稱,蹊蹺當然不只在“海陸”兩會説法矛盾,更在外界何以言之鑿鑿地推斷生變。實因自宣示要簽迄今,馬英九對何以要簽、如何衡酌利弊、如何趨利避害,始終沒有説明清楚。在民進黨全力反對,並要訴諸“公投”的狀況下,外界判斷馬英九可能瞻前顧後地踩煞車,殊非過慮。

  若臺當局確無延宕時間以求減壓的意圖,自應針對向島內民眾充分溝通,把相關的優缺點、機會、風險説個透徹。文章最後總結説,政策説明能力的薄弱,正是當局令人扼腕之處。簡單的公共政策都説不清楚,又怎可能對ECFA作出條理井然的説明?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