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宿命論”怪圈籠罩民進黨 蔡英文前途暗淡

2009年07月06日 10:01:00  來源:
字號:    

  香港《大公報》4日發表評論員署名文章指出,民進黨在野一年多以來,有兩個課題“不及格”。一是與陳水扁的關係一直搖擺不定,另一個即是“大陸政策”不明朗。延伸至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展望2012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無論是民進黨的前途或蔡英文的前途,都難以樂觀。

  文章摘錄如下,

  自從陳水扁身陷臺北看守所之後,民進黨進入“完了”的新階段,時隔一年多,至今仍看不到“翻身”的景象,甚至連跡象也不見。民進黨能否中興?蔡英文能否帶領民進黨重整旗鼓?取決於以下兩大因素:一、是民進黨是否能做到與陳水扁“切割”,也就是會不會在黨內驅除“扁魂”?二、是民進黨能不能推出一個全新的、不同於陳水扁時代“求獨”的“大陸政策”?各方看到的實際情形是,在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在這兩大課題上交出的成績單,得分都是“不及格”。

  蔡英文向“扁派”示好

  蔡英文任黨魁初期,大約有一年時間,她有兩個堅持:一、是堅持與陳水扁保持距離,既不切割,也不捆綁;二、是堅持民進黨“不挺扁”、“不保扁”。蔡英文本人一直不去臺北看守所探望陳水扁,就是一大證明。後來,在民進黨內陳水扁係勢力的強力運作之下,蔡英文與“四大天王”蘇貞昌、謝長廷、呂秀蓮及遊錫堃均先後去看守所探望陳水扁,原本“劃清界線”這一招,就此完全失效。到“五一七”民進黨策動“嗆馬”,結果卻變成了“挺扁大遊行”。“擁扁”人士不但高呼“救扁”,甚至大叫“蔡英文下臺”。再到6月25日,蔡英文徹底“變臉”,親自發起學者連署“改革羈押制度、落實司法人權”,結果當天只得10人響應簽名。相當明顯,這是蔡英文發覺自己在民進黨內的地位不穩,加上她對2012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有企圖心理,為求自保,不得不向民進黨內及綠營的“扁派”人士示好。

  此事宜“一分為二”來看:一方面,民進黨內及綠營的“獨派”及“挺扁”人士仍勢力極大,不容小覷,涉及大批選票,就算是與馬英九一樣“不沾鍋”的蔡英文,也不能不予爭取;另一方面,陳水扁在臺灣已成了貪腐的同義詞或代名詞,陳水扁的“四大弊案”,並無政治成份,只具刑事性質,蔡英文領頭“挺扁”,難免是一世清白之名付諸東流。若從選舉角度看,這是“兩敗之局”或“必敗之局”:失去“扁派”選票,勝選並無希望;若與貪腐同流合污,同樣是“敗局已定”。嗚呼!

  蔡英文在“民進黨與陳水扁關係”上堪稱束手無策,由保持距離到最終參與“救扁”,已是失敗的表現。在民進黨“大陸政策”方面,特別是在民進黨的公職人員可否“登陸”的問題上,蔡英文至今舉棋不定,令民進黨內公職人士無所適從。作為政黨,怎能如此?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