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批馬英九數典忘祖 “獨派”真要捍衛漢字?

2009年06月16日 11:07:00  來源:
字號:    

  馬英九提議未來兩岸在文字運用上可以採用“識正書簡”,也就是説大家都認識正體字(繁體字),書寫時用簡體字也不妨,引起了民進黨、“臺聯黨”的強烈抨擊。蔡英文表示,文字是“主權”的象徵,其修改非“總統”可以決定的。馬英九要到兩岸去協商漢字,違反民主,對公民權益是很大的傷害,無異將主權讓渡給大陸。這是用大陸的標準來改變臺灣,屬於“文化統一”的促統行為。“臺聯黨”主席黃昆輝召開“反對臺灣使用簡體字”記者會,指這是完全服膺大陸“經濟文化統一為先、政治統一後行”的政策。7月份的國共論壇,主題是教育文化,就要討論“兩岸文字統一”,馬英九配合推動,根本就是大陸的棋子,受人擺布。

  沒料到“識正書簡”這個議題,綠營的反彈如此強烈,變得泛政治化起來。

  在野人士批判馬英九數典忘祖,不能欣賞中華文字和中華文化的優美。這些話出自“獨派”人士之口,實在令人感嘆。因為早年的海外“臺獨”組織在文化和文字方面的主張,要以羅馬拼音拼出臺灣話來,一舉廢除漢字,在文化傳承上與大陸徹底斷根。臺南的長老教會,已經整理出由外國傳教士發展出來的全部羅馬拼音閩南語聖經。但是實際上證明,推行羅馬拼音的閩南語阻力很大,完全行不通,民進黨執政8年,忙著搞錢都來不及,去除漢字的計劃根本早就拋諸腦後。

  曾幾何時,蔡主席、黃主席等人搖身一變成為捍衛繁體字、維護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義風雅之士?實在有點對不上號。人們記憶猶新,阿扁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大力唾棄文言文,為“罄竹難書”作新詮釋,替主子遮羞。民進黨什麼時候開始關心傳統文化了?

  但是民進黨、“臺聯黨”有很久博不到任何媒體版面了,未免技癢難熬。蔡英文從印度尼西亞回來,默默無聞了頗久。民進黨黨內其實能爭取上版面的議題很多:陳水扁申請恢復黨籍、黨內擁扁派要公開辯論大陸政策、陳菊成功訪問大陸、許添財7月份肯定去廈門、陳唐山李俊毅互不相讓,都是極為引人注目的大事,但是蔡主席無法處理其中的任何一件。牽動一發就顯出民進黨內部的嚴重分裂,蔡主席的尷尬更將暴露在陽光之下。同意陳水扁恢復黨籍,等於背書阿扁一家人的貪腐。扁係“立委”高志鵬揚言要公開辯論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許多民進黨人士分析,扁係人馬蓄意奪權,將他們的基本教義派理念,通過辯論正式成為民進黨的政策。蔡英文推李俊毅為臺南縣縣長候選人,是她就任主席以來最果斷的決策,但是她的決斷並未替她帶來聲望和地位,黨內擁扁派聚集勢力準備隨時反撲。這些事都是解決不了的燙手山芋,只有拖。有新議題出現,他們找到新的舞臺,借題發揮,提醒大家,民進黨還健在。“臺聯黨”也乘機插上一腳。

  這群“臺獨”人士,倡導廢除漢字,使用羅馬拼音閩南語的主張,記憶猶新,搖身一變他們又冒充捍衛中華文化、繁體字的英雄好漢,難以置信,怎麼端詳他們也不像!再説這些人的中文,無論是説、寫有欠通順,閩南語國語也語音不正、言辭無文、成語頻頻錯用,倉皇扮演文化人,沐猴而冠而已。奉勸庸俗的政客,別遇事就瞎摻和,最後只有自取其辱。

  馬英九的“識正書簡”是否可行,需要深入討論,也有待實踐來檢驗。綠營人士硬把繁體簡體字和“主權”聯在一起,剎那間成為一項政治議題,也嫌牽強。

  傳統中華文化只有一個,當前文字的使用的確出現繁、簡之分,産生紛擾,所幸傳統文化的內容,依然綿延不絕。要是臺灣的文字改成閩南語羅馬拼音,以後那些所謂“臺灣獨立國”的人,一個漢字不認得,數典忘祖,罄竹難書。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