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馬英九宣佈參選國民黨主席的背後

2009年06月12日 15:47: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6月10日中午14時不到,臺北市八德路上的國民黨中央黨部一樓大廳已經是人頭攢動,記者、安全人員和黨部工作人員濟濟一堂,等待著中山廳裏的國民黨中常會結束,等待今天主角之一馬英九的到達。沒想到,一等就是1個半小時。不過,幾十家媒體的記者毫無怨言,採訪通知寫得很清楚,馬吳聯合記者會將在14時開始的中常會後舉行,但誰也不知道中常會何時結束,只好早早來守株待兔,以免錯過這場撓攘多時的連續劇的大結局,雖然結局已無懸念——連日來,吳伯雄對媒體的談話,已然顯示:馬上吳下已成定局。記者們聚在一塊議論時更關心的是,今天兩人將發表什麼樣的感言,一直説NO的馬英九如何自圓其説,是否會透露有關吳伯雄去向的資訊?

  15時30分左右,中山廳緊閉的門終於打開。記者一涌而入,搶佔有利地形。剛參加完中常會的中常委們也沒有離開,留在各自的座位上參加記者會。馬英九到達後,記者會立即開始。吳伯雄手上拿著聲明稿,宣佈:今天中常會通過了黨內職務(包括黨主席)的選舉日程。馬英九經審慎評估,為更有效整合“府”、“院”、黨的力量,願不辭勞苦兼任黨主席,以加速對灣政治的推動。伯雄自當配合,知所進退,決定不參加下屆黨主席選舉。

  接著,吳伯雄充滿感情地回顧了自己一直以來對馬英九兼任黨主席議題的態度和兩年多前接下黨主席職務後的心路歷程。過程中多次脫稿發言,言辭犀利、感情真摯,説到激動處語帶哽咽。他説,自己去年5月即表示,“我無所求、無所爭、只要對大局有利,皆可配合”,這個想法至今不變。吳伯雄感性地表示,黨主席一職原本不在他的生涯規劃之內,當初接下黨主席一職,因為當初馬英九受到司法迫害被起訴,因此他才代理了一陣子,而後經過馬英九的鼓勵跟支援,才參加競選黨主席。“這兩年由於全黨同志團結一心,我們打贏了‘立委’選戰、‘總統’選戰,本黨重新執政。雖然過程中充滿汗水跟淚水,但這樣付出萬分值得。國民黨執政一年間,我有因緣參加了國共兩黨的兩次重要會談,兩岸關係由衝突邊緣,改變至和平發展、互利雙贏的方向。人生有這樣的際遇夫復何求?”

  接下來,吳伯雄話鋒一轉,批評起“有心人士的放話”説:“唯一遺憾的,就是雙方時間拖的長了一點,給很多放話的人機會,我感覺受到很大的人格傷害。但跟我有因緣擔任黨主席比,實在不算什麼。”吳伯雄最後説:“衷心期望今日的決定有助於黨的團結更加鞏固,為有助於推動本黨的世代交替,最後祝福馬英九成功。”一句“你的成功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期待!”,讓現場記者紛紛感嘆:吳伯雄對馬英九是真挺啊!

  與吳伯雄的感性相比,馬英九的發言完全“照表操課”,顯得中規中矩。他表示,參選的原因並非為了擴張權力,而是為了善盡責任,讓黨政緊密合作,完成他當初競選的承諾,讓“國政”運作有效,他義無反顧。馬英九也感謝了吳伯雄十幾年“一路走來 始終相挺“的情義。記者提問環節,有記者問馬英九是否有“胡馬會”的打算,馬英九隻是簡短回答等擔任黨主席後再説。而關於他出爾反爾的問題,馬英九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兼任黨主席並不違法。有記者問,你説兼任黨主席是為了整合“府”、“院”、黨的力量,這是否意味著你對現在“府”、“院”、黨的配合不滿意,馬英九予以堅決否認。

  相對於媒體和政治界對國民黨主席人選風波的濃厚興趣,一般民眾倒是興趣平平。因為在經歷了政黨輪替的臺灣,國民黨主席的地位與過去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在選舉政治下,黨主席的位置仍有吸引力。連計程車司機都看得很清楚:馬英九之所以要當黨主席,就是為了掌握“立法院”和大小選舉的提名權。有臺灣媒體發表評論指出:在臺灣現行的體制下,黨主席照説應該只是負責選務的黨機器而已。但不要小看黨機器,黨的提名機制對黨內地方派系力量的消長仍有很大影響力,足以左右地方政治生態,再加上“府”“院”黨之間和“國會”的互動,決定了政治資源的分配和既得利益。是以掌權的國民黨黨主席雖不比威權時代,仍有舉足輕重的份量 。自馬當局掌權以來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即“立法院”國民黨的“一黨獨大”,非但未能讓馬當局得心應手,且屢屢出現掣肘。馬當局若欲發動黨機器或祭出黨紀,黨主席在可否之間若有任何意見,往往能左右形勢,或逼令政策轉彎 。馬英九想自兼黨主席的思考當和此一現象直接相關。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以上言論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