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海峽論壇 兩岸民間交流新平臺

2009年05月17日 12:24:00  來源:
字號:    

  備受海峽兩岸關注的海峽論壇于5月16日在廈門開幕。舉辦海峽論壇是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大會上講話的具體舉措。海峽論壇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託福建“五緣”優勢,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先行先試的前沿平臺作用,廣泛開展兩岸人民交流,形成兩岸多層次的交流合作格局,不斷促進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這是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一個新發展,是兩岸民間交流與互動的新平臺,是兩岸民間交流的一次重大交流盛會。

  文章摘錄如下:

  目前海峽兩岸交流與互動平臺在不斷完善與發展,逐步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平臺。國共之間建立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成為最重要的黨際交流與互動平臺;海協會與海基會的兩會平臺是兩岸最重要的協商、談判平臺,是兩岸互動關係的主體;博鰲亞洲論壇成為兩岸在國際社會進行兩岸相關議題交流與互動的重要平臺。海峽兩岸不同行業之間也在陸續建立專業與部門之間的互動平臺。海峽論壇顯然是大陸努力打造的兩岸民間交流與互動的綜合型新臺平。

  海峽論壇的主題為“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兩岸共同發展”,充分體現了這一論壇的性質、功能與意義,是大陸推動與落實兩岸關係“大發展,大交流”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具體步驟。

  這次海峽論壇的最大特點是,民間性,廣泛性,參與性。論壇議題廣泛,涉及經濟、文化、教育、藝術、學術等多個方面;主辦者廣泛,由國臺辦、商務部、文化部等十多個部委與福建省政府共同主辦;參加者廣泛,有來自海峽兩岸各個階層、各個領域與部門的代表;人數眾多,僅臺灣就有8000多人,加上大陸的與會者與組織者,涉及的總人數預計超過數萬人;論壇內容廣泛,有經貿交易會,有高層研討會,有圓桌會議,有專題論壇,有縣市主題日,有文體活動。因此這次海峽論壇的規模與廣泛性是空前的,將在海峽兩岸交流史上譜寫新的篇章。

  社評指出,海峽論壇是在福建省政府舉辦的“海西論壇”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顯然是以福建省為基地的兩岸交流平臺。尤其是海峽論壇在日前國務院通過“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之時舉行,則賦予了福建省在兩岸民間交流與經濟合作中擔負的特別角色。福建省是海峽兩岸交流的前沿,海西是兩岸交流“先行先試區”,預示著福建將在未來兩岸民間交流與合作中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承擔更為重要的歷史責任。預計未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福建省將會努力打造“海西”概念,樹立“海峽論壇”品牌,推動海西地區與海峽東岸臺灣的廣泛交流、合作。

  要強調的是,海峽論壇與兩岸大型民間交流活動的意義,不僅在於達成多少具體合作成果,簽署多少合作協定,更重要的是在於通過廣泛兩岸民間交流與參與活動,增進兩岸民眾的相互瞭解,化解歧見,增進信任,增加共識;通過諸多經濟議題的交流與討論,擴大兩岸經濟合作的機會與空間,實現兩岸經濟的互利雙贏與共同發展,造福兩岸人民,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海峽論壇的舉行,兩岸民間的廣泛交流與交往,經濟合作的發展,所彰顯的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積極意義,正在強烈在衝擊民進黨執政時築起的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種種“管制防線”,顯然不是他們所樂見的,讓他們感到焦慮與不安,因此對此這次海峽論壇與交流活動表達了反對態度,視為大陸的“統戰行動”,“是在分化臺灣”。然而,“和平、合作、發展”與“民間交流,文化交流,經濟合作”已成為島內的主流民意,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不是他們的片面反對所能改變的。

  依目前兩岸關係發展形勢,未來海峽兩岸各種各樣的論壇,多種形式的交流平臺與活動,還會進一步擴大與持續進行。為實現海峽論壇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長期效果,未來是否可在一年之內,以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議題、不同形式,分次、分批舉行,將廣度與深度有效結合,效果會更好。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海峽論壇BBS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