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大陸游客涌入 臺灣真的準備好了?

2009年04月28日 10:24:00  來源:
字號:    

   日前,廣東一旅行團在臺北遭遇天降橫禍,遊覽車遭工地起重機吊臂砸中,造成兩死三傷,其中一個受重傷的張世洸于4月27日上午宣告不治,島內輿論深表惋惜。

  近一段時期,大陸游客赴臺遊人數暴增,臺灣旅遊業界的接待能力受到了嚴峻的考驗,陸客團接連在臺灣遭遇意外狀況,讓島內輿論大聲疾呼“儘快提升觀光業的品質,不要只顧著賺錢,讓臺灣的臉丟光了”。

  狀況不斷

  從今年3月至今,陸客赴臺遊人數增加幅度達5倍之多,也出現一些意外狀況。

  4月22日,臺華輪從廈門載895名陸客到澎湖,臺灣旅行社直到前一天才替陸客辦臺灣入出境許可證,原本辦證作業須7天,臺“移民署”本要拒收,但擔心引發不必要事件,破天荒在一天內趕出近900張入臺證。

  4月24日,近300名浙江團旅客被丟在飯店無人聞問,原因是負責接待的臺灣旅行社找不到遊覽車,放他們鴿子,氣得陸客報警。

  同一天,更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一個25人的廣東東莞團要去參觀臺北101高樓,結果被高樓起重架掉落的臂架砸中,造成傷亡慘劇。

  在日月潭,數百旅客擠在浮動碼頭上,浮筒險些承受不了,險象環生。“景點人擠人,觀光景點的公共設施不足,買的酒還是假的。我們旅遊的好心情都沒有了。”有的説好要住四星旅館,到了當地卻被亂塞到三流旅館。許多陸客的臺灣之行吃不好睡不好,有些埋怨。

  措施不夠

  “遊客驟增,而有的旅行社貪功近利,才會出現近來的離譜狀況。”島內輿論指出,每日允許入臺的陸客名額猛增到幾千人,但臺灣無論在旅館住宿、遊覽車數量,以及其他旅遊品質與安全問題上皆缺乏配套。“以住宿為例,若以陸客每天7000人計,臺灣即需有三星級2.4萬至2.5萬個房間才足以應付,而目前臺灣只能供應1.5萬個左右的房間!”

  面對島內輿論的批評,臺當局迅速做出了回應。4月26日,臺灣“交通部”觀光局宣佈,因應大陸觀光客來臺,除現行車限7年以下游覽車外,將再開放車齡7到10年共1360輛遊覽車加入載運陸客行列。另自5月1日起,平均每日核準入臺陸客人數上限將由7200人降回3000人。

  但是島內輿論依然不滿,認為應對措施遠遠不夠。“如何訂出罰則規範旅行社以遏阻旅行社為賺錢不擇手段的行為?旅行社一旦被遊客檢舉,應該罰款多少?或是多久不能再接陸客團?類似的措施都要具體詳盡。”

  也有輿論建議説,當局應考慮進階式開放,先增加遊覽車、飯店等硬體設備,再加以輔導地方政府,創造地方特色旅遊等軟體設備,讓陸客到臺灣觀光有多種觀光行程可以挑選。“尤其陸客來臺都是前往著名景點,如101大樓、阿里山、日月潭等,臺灣‘觀光局’應規劃出不同玩法的行程,提高觀光品質,避免各大觀光景點人擠人。”

  短視不利

  “臺灣觀光品質下降,充分反映了臺灣相關業者‘撈一票’的心理。”島內媒體痛批道,許多業者並未把陸客視為觀光服務長期經營的重點,當然也就不會在正面的品質上做競爭,而是在削價上競賽。更不要説在陸客旅遊方面加大長期投資了。

  也有媒體警告當局説,近來陸客遊臺狀況頻傳,絕對不能只視為“意外”或“個案”,而應看成是“結構”問題。“如果臺灣只想快速發陸客財,放任旅行社低價搶客人,不注意旅遊品質規劃,短視近利的結果,宛如殺雞取卵。”(特約記者 董暖)

 

更多精彩評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