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海角七號》啟示:找回觀眾才能驅動電影重生

2008年12月08日 14:19:00  來源:
字號:    

  《海角七號》未能在這次金馬獎拿下“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情片”兩項大獎,或許會讓很多臺灣人感到失望,但值得注意的是:多位重量級的電影工作者,包括最佳導演獎得主陳可辛,紛紛在臺上公開表示對《海角七號》的感謝,因為這部創下臺灣有史以來華語電影最高票房紀錄的電影“把觀眾重新帶回了華語電影”。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的社論指出:原來觀眾才是整個電影工業最核心的驅動能量。

  社論説,當然,臺灣電影的困境並不會因為《海角七號》的成功而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但最起碼《海角七號》幾近於“不可思議”的票房成績,導演魏德聖在拍攝這部電影之前,長達15年不得志的生涯歷程,以及《海角七號》整部電影所傳達的“夢想終會實現”的正面訊息,點燃了很多人心中希望的火苗,讓很多在混亂的政經局勢中失去勇氣、失去信心的人,有了“敢作夢”的勇氣;《海角七號》也讓人理解到,在電影工業已經落後大陸、香港甚至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臺灣,如果要重新召喚屬於臺灣電影的能量、要讓臺灣電影得到注目,至少可以思考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再出發。

  社論指出,臺灣電影工作者看到拿下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的《集結號》、奪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片獎的《投名狀》,或許會忍不住慨嘆:以臺灣目前的環境和條件,幾乎不可能拍攝這樣的電影,但這是因為臺灣很窮嗎、找不到出得起錢拍電影的人嗎?當然不是,電影一方面是藝術的呈現,另一方面,它的“經濟性格”也同等重要;一部電影要有好的故事,這個好的故事在打動觀眾之前,必須先打動投資人,否則就寸步難行;如果是拍《投名狀》這種電影,“新聞局”的輔導金大概連發便當都不夠,別説是拍《投名狀》了,要拍一部有點格局的電影,臺當局“新聞局”的輔導金也是不夠的。

  問題是:電影作為一個産業,沒理由老是等待主管機關“關愛的眼神”,財務能力是電影人必修的一堂課,任何産業都不可能期待政府給錢才動得起來,電影再怎麼藝術,再怎麼是火車頭,到最後還是一個商業行為,政府的錢就是納稅人的錢,要怎麼使用,本來就該慎重,拍電影不可能要政府負擔大部分的投資風險,必須要讓商業投資者的資金願意進來。。然而在過去臺灣産電影票房長期不佳的情況下,投資人還真的是出不了手,畢竟投資是將本求利,沒有觀眾的臺灣産電影市場要如何讓投資者願意放手一搏呢?這是根本的問題。

  社論説,臺灣每年約有200部至300部的“外片”,約佔總票房的九成以上,換言之,臺灣本地産電影連一成的票房都搶不到。一部臺灣産電影平均只有100萬元台幣的票房,這種成績當然很難活下去;近幾年來,在大量年輕電影工作者以貼近在地生活經驗與親切質樸的電影語言,拍攝出了幾部票房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電影,及至《海角七號》的出現,終於讓臺灣産電影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這也讓投資者開始有了信心,激勵投資人至少願意把“投資電影”列為一個可以認真考慮的投資項目,這總算是一好的開始;《海角七號》最大的貢獻即在於此;臺灣電影工作者不缺創意,也不缺熱情,但是要引進資金活水,畢竟還是要讓“電影人”與“投資人”這兩個分屬不同世界的人“説一種彼此都能懂得的語言”,電影投資商業模式的建立,顯然是下一步應該認真努力的工作。

  社論指出,臺灣生産的電影有很長時間是拍給臺當局看的,又有段時間好像是拍給影評人看的,這些年來總算開始意識到電影應該是拍給觀眾看的;《海角七號》等片的成功説明態度誠懇、“把觀眾放在心上”的電影還是會很有人緣的;期待臺灣電影創造出美麗的彩虹!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