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是鴕鳥心態與戰略謬誤

2008年12月08日 12:44:00  來源:
字號:    

  近日郭正亮和林濁水相繼發表評論,分別陳述民進黨南轅北轍的兩岸主張,真讓人眼花撩亂。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6日的社評指出:雖説兩人的論點不能完整代表民進黨,但從民進黨中央近日對馬英九當局的監督來看,卻證明了目前的民進黨仍被陳水扁弊案所纏身,根本無力且無心於“國事”。

  社評指出,郭正亮在《三通政策 民進黨戰略錯誤》一文中認為:“民進黨否定自己原本的開放立場,同時把自己推向保護主義,…歷史將會證明,這是民進黨建黨以來最大的戰略錯誤。”清楚地點出,民進黨為了凸顯與國民黨在兩岸政策的差異性,不惜自打嘴巴,全盤推翻過去的政策。

  反觀林濁水的“兩岸三通與民進黨戰略”文章,強調民進黨不反對“三通”,卻是反對國民黨背後的戰略。林文解釋説,民進黨的立場與國民黨不同,民進黨態度友善,立場清楚卻可以擱置爭議,但國民黨卻立場模糊,因此態度傾向大陸,從而會被大陸的政治要求所挾制。

  社評説,自從馬英九上臺以來,他溫和的兩岸政策,不管是回歸“一中憲法”或是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下與大陸恢復海基會與海協會會談,都希望以溫和、理性的步驟來推動兩岸關係的回溫。他的政策獲得大陸友善的回應,進而穩定了臺海情勢。這樣的發展深獲國際肯定,卻都不被民進黨接受,因為民進黨認為這些都是屈辱、賣臺,卻對兩岸問題無法提出解決之道。

  林濁水的文章也沒有説明的是,既然已經有了8年的執政經驗,民進黨要如何解釋臺灣與大陸的關係?如果過去8年的兩岸政策是成功的,那今年的“總統”當選人應該是謝長廷、而不是馬英九了。既然臺灣人民已經用選票授與馬英九權力來全面推動溫和的兩岸政策,民進黨就應該以務實的態度來監督其施政,而非繼續以意識形態來無理杯葛。

  社評指出,民進黨請謹記一點,人民以選票讓民進黨下臺,不只是因為貪腐,更重要的是人民無法繼續承受因為兩岸關係的惡化而帶來的不確定性。

  另外,林濁水認為,國民黨全面靠向大陸是因為美國已經不行了。這樣的謬論錯誤地解讀了國民黨穩健的兩岸政策:不統、不獨、不武。他強調,民進黨的“經濟戰略是在全球化觀點上,從全球觀點務實尋求臺灣經濟利基”,他卻無法解釋,民進黨如何能夠自絕於世界第三大貿易地區之外而走向國際舞臺?連美國都積極與大陸洽商有利的貿易機會,以經貿立臺的我們,又如何能脫離國際現實,繞過大陸市場而行?

  社評説,國民黨務實地尋求“擱置爭議、爭取雙贏”的兩岸主張就是著眼於此,不希望臺灣因為主權等各項政治爭議而妨礙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國民黨認為,唯有加強臺灣的經濟根基,才能累積實力,爭取在未來無法避免的兩岸政治談判中的最佳地位。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在大陸政經崛起的同時,臺灣如何佈局全球是當務之急。如果民進黨不願面對現實,持續以鴕鳥心態來看待兩岸關係,那它終將消失在歷史洪流中。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