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內笑到最後的會是蘇貞昌?

2008年11月18日 10:40:00  來源:
字號:    

  澳門《新華澳報》發表署名富權的評論文章説,蘇貞昌可能才是笑到最後的贏家。全文如下:

  儘管民進黨連續遭受陳水扁涉貪腐洗黑錢案而被特偵組成功聲押了包括陳水扁在內的一小群當年“總統府”的權力核心人物、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訪台時蔡英文發動組織綠民進行街頭抗爭活動失控而被外界視為“暴力黨”……等一系列利空事件的衝擊,但民進黨仍按原定時間表,公佈了明年底縣市長選舉的第一批候選提名名單,而且在名單內赫然有正因貪污案被檢方羈押的雲林縣長蘇治芬。此一跡象顯示,民進黨是把公職選舉看作是黨的頭等大事,希望從地方到“中央”,都能在鞏固現有“地盤”的基礎上,實現“大翻盤”。

  本來,陳水扁貪腐洗錢案的揭發,重創了民進黨,民進黨在北、中部的“翻盤”計劃將更加無望,南部“固盤”計劃也將會失守,尤其是在“藍軍”力量並不弱的雲林、嘉義、屏東等縣。即使是在綠營力量較強的高雄縣,也因“余家班”主要成員余政憲的被收押,並在今年初“立委”選舉中呈現敗象之下,也有“崩盤”的危險。但陳明文、蘇治芬在被收押後進行“絕食”抗爭,而且蘇治芬還高舉上了銬的雙手抗議,卻意外地使選情朝向有利於民進黨的方向發展。主要原因,是南臺灣的草根選民,最為容易為“悲情牌”所打動,及同情“弱者”。倘若法院未能在明年底之前對陳明文、蘇治芬終審定罪,使其喪失參選資格,陳明文、蘇治芬的獲得連任,將幾可成定局。而中、北部的一些縣市的選情,民進黨也並非沒有“翻盤”的可能。

  但民進黨“暴力黨”現象的成形,其及主席蔡英文“暴力小英”綽號也已成為習慣稱呼,則對民進黨要實現第三次“政黨輪替”,增添了阻力。實際上,本來以民進黨輸掉了今年三月的“總統”選舉之後,黨內渴求改革,重回中道路線的強烈意願,佔了上風的現實,才使黨齡資歷不長,也無黨務經驗,更無駕馭黨內各派系能力的蔡英文在黨主席選舉中脫穎而出。如果蔡英文真的能揚長避短,充分展現其“民進黨的馬英九”的形象和風格,領導全黨走出一條“沒有陳水扁的民進黨”的新路,重返一九九九年的“中道路線”,來應對因缺乏行政執行力的,因而令廣大中間選民失望的“笨總統”馬英九,是不無“翻盤”的可能的。

  但蔡英文似乎終究是忽略了在黨主席選舉中,八十二歲的“臺獨”原教旨主義者辜寬敏加上蔡同榮,仍能獲得四成多黨員選票的殘酷事實,未有緊緊抓住陳水扁貪腐及洗錢案爆發的難得有利時機,下定決心與陳水扁切割,以作為實現民進黨改革的轉捩點,因而先是被要瓜分陳水扁政治資源“遺産”的深綠政客所挾持,後是被親自出馬的陳水扁所綁架,從而喪失了把全黨改造成“沒有陳水扁的民進黨”的關鍵時機。最後還在陳雲林訪台時,冒著“易放難收”的政治風險,走了一條她最不熟悉的路:發動綠民上街。暴民們的血腥暴力行為,必然會嚇怕了廣大的中間選民,在下次“總統”選舉時,如果只有兩顆“爛萍果”可揀,那就寧願揀“爛”得較少的那一顆——寧願要一個“笨”的“總統”,也不要一個“壞”的“總統”。屆時,即使馬英九的執行力仍沒有長進,民進黨以其只有三成多的基本盤,在爭取不到中間選民的情況下,要“翻盤”就更不容易。

  或許,這樣的發展趨向,會使黨內較為健康的力量發動路線辯論,以其清晰有説服力的論述,及嚴密的派系組織能力,在黨內推動一場“軟政變”式的革命,推動全黨重走“中道路線”。倘此,曾被全黨寄予厚望的蔡英文,就因其成了“暴力小英”而將被踢出局。

  即使民進黨沒有發生“路線革命”,蔡英文也不會“捱”得到二零一二年。因為既然民進黨堅持要走“深綠”及“暴力”路線,缺乏“暴力”細胞的蔡英文,就不是黨的理想領袖。到二零一零年民進黨主席換屆選舉時,黨內深綠力量就將會集結起來,推拱自己的代理人,而把蔡英文攆下臺,或許是這一幕等不到換屆就會上演。也就是説,在兩年後,民進黨無論是哪一種路線抬頭,蔡英文都將會是匆匆過客。

  即使如此,民進黨也不可能推舉一位貪腐官司在身的人出選“總統”。因此,背著滿身貪腐官司,而且已經輸過一次的謝長廷,再次代表民進黨出征的機會,已是很微。遊錫堃雖然會獲得深綠黨員的青睞,但因他也身陷“特別費案”,再加上在民進黨“立委”初選中已開罪了“新潮流係”,而未必能順利出線。呂秀蓮雖未有捲入任何弊案,也無任何派系瓜葛,但論其行事風格及一把年紀,也未必能上位。

  因此,在“四大天王”中,既沒有涉入弊案,也沒有捲入街頭暴力行動,但卻又展現了聲援黨內同志、譴責馬當局“暴力鎮壓”的道義,還獲得“新係”支援,卻又沒有得失黨內其他派系,而且在臺北縣長任內政績亮麗的蘇貞昌,可能才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如果撇開選民結構的因素,行政執政力特高的蘇貞昌,確是缺乏執行力的馬英九的強勁對手。不過,倘在未來三年多內,馬英九推動兩岸商談獲得豐碩回報,促使臺灣經濟好轉,選民們還是會作出正確選擇的。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