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扁式“臺獨真諦”:以愛臺謀權 以愛民刮財

2008年09月09日 08:46:00  來源:
字號:    

  美國《僑報》昨日刊文指出,臺灣政情的驚人變化,莫過於島內有史以來權位最高的洗錢嫌犯、貪腐嫌犯陳水扁的大曝光。蛛絲馬跡為何現在才暴露,一則因其在位掌權,大有捂蓋子的邪力;二則痛腳還沒有抓緊,還能滑掉。如今,捂蓋子不易,滑掉更難。這位“臺獨貪腐旗手”原形畢露,不僅為其家族吹響了輓歌,也為“臺獨”吹響了輓歌。
  
  陳水扁海外洗錢、海外密賬曝光後,人們強烈關注。所洗之鉅款從何而來?最明顯的是,前年太平洋百貨(SOGO)經營權爭奪戰期間,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曾利用私募基金操作,“捐贈”約3.8億元台幣給陳水扁,這筆鉅款最後同樣流入扁在境外的人頭賬戶。這是繼“公務機要費”案後,又一樁涉貪疑案。

  一人一家之貪腐,還牽出同黨之貪腐。臺灣政治大學殷乃平教授透露,很多政客都透過外資銀行將錢送到海外,2000年以來,每次“大選”都有一波洗錢高峰,而且數量逐次攀升。據臺灣銀行界估計,8年來資金流出超過2000億美元。可見已非一人之腐,而是群體之腐。

  島內外輿論普遍認為,曾口口聲聲“最愛臺”的“臺灣之子”,原來是“最刮臺”的“臺灣之恥”,曾自封而又被捧的“臺獨教父”,實為擅于貪腐和言傳身教的“臺獨教腐”。但究竟本是“臺灣之子”、“臺獨教父”,後來墮落為“臺灣之恥”、“臺獨教腐”?還是本就是“臺灣之恥”、“臺獨教腐”,但以“臺灣之子”、“臺獨教父”來挂羊頭賣狗肉?

  文章認為,兩者都難排除,但有個滋長過程。陳水扁們曾以反國民黨貪腐、專制出頭,但錯解了歷史的曲折,而陷進對歷史的曲解。臺灣民主發展,往往誤入民粹主義之途,“民主鬥士”很快就蛻變為“無恥政客”,利用民粹主義販賣“臺獨意識”,製造族群、意識形態矛盾。為奪權而扮成“臺灣之子”,其實從競選臺北市長時就是陳水扁的慣用伎倆。

  三方面因素凸顯:一是在進入權力巔峰之前,本有貪慾,不得不有所節制,在進入權力巔峰之後,無所顧忌地膨脹和迸發;二是權勢地位的腐蝕,權力登頂之後,地位獨尊,權力獨大,有空可鑽,大利可圖,放開手腳,為所欲為;三是為預留後路的籌謀。

  儘管口口聲聲推行“臺獨”,實際上日近窮途,明知不可為而強為之,心中策劃著為自己和家人留後路,能刮則刮,能藏則藏。與其空手為“臺獨”殉葬,不如藏滿腰包自肥自享,正是陳水扁所想。三者交織,加速加大了貪腐過程。

  概言之,“臺獨”是外衣,“貪腐”是裏子。借“臺獨”造勢,奪取權力,反過來又利用“臺獨”大灌迷湯,掩蓋貪腐,擴充私囊”這才是臺灣政壇所有類扁政客的本質。

  文章最後説,以“愛臺”之名,謀愛權之實,以“愛民”為幌,行刮財之謀,這就是扁式權術的“臺獨真諦”。

  (作者係全美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