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泛綠陣營遊行挺扁 搞不好扁家會倒楣得更快

2008年08月29日 16:47:00  來源:
字號:    

  泛綠陣營敲鑼打鼓,趁著農曆鬼門關上之前,要好好地街頭遊行一番。名義上當然是表達對於現當局的不滿;但“形勢”比人強,媒體熱點就叫“形勢”,於是扁家洗錢弊案,徹底蓋過泛綠群眾的吶喊,變成社會檢驗該遊行立場的指標。不僅訴求被模糊而尷尬,且在意氣激蕩、看法對立的環境下,搞不好扁家還會倒楣得更快。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文章指出,倒楣更快,是因第一,當遊行挺扁,增加了該案的政治味道後,檢調偵辦的社會壓力,勢成正比,投入的資源、調查的節奏,相信都會提升,扁家怎會不倒楣?第二,挺扁就意味懷疑“司法”,從而可能激起檢調內部的同仇敵愾,則一竿子貪官污吏、“皇親國戚”,還沒得到“臺獨”加持,可能已先瑯珰入獄。請問這種反作用力,坐困愁城的陳水扁,真不怕嗎?

  所以,文章認為,偵辦扁案,“司法”單位固然不願觸發“藍綠情結”;但如果遊行刺激情結酦酵,扁能獲其利嗎?尤其遊行挺扁,可能催化社會對立,讓扁家再成標靶;但若遊行不挺扁,更證明“樹倒猢猻散”,坐實扁家“人情冷暖”的説法。因此泛綠這場遊行,已成“父子騎驢”,訴求出不來、包袱甩不掉,能造什麼勢?還是被扁案帶衰?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阿扁語錄之一,“愛偶就不要害偶”。本來遊行動員,一是為掌握主動,凸顯議題;二是為凝聚人氣,鞏固認同。但眼下扁案發燒,輿論鋪天蓋地,要求徹查;泛綠既無能與扁切割,主導市場;又名不正言不順,缺乏認同所需的道德性基礎。最後的受害者,可能一是活該的扁家,一是被帶衰的民進黨,試問黨主席蔡英文,這划得來嗎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