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扁弊案揭法制漏洞 臺媒呼籲建立財産不明罪責

2008年08月19日 09:06:00  來源:
字號:    

  因為陳水扁家庭開立海外賬戶涉嫌洗錢貪瀆,不僅民進黨人及政治上的支援者捶胸頓足,大多數民眾也都因為“臺灣之子”竟然言行不一,嚴重背叛從政理想而搖頭嘆息。臺灣《工商時報》小社論指出,如何經由法制設計防堵類似不法、不當行徑的再度發生,業已成為朝野的關切。
  

  檢調追查扁家庭洗錢疑案發現,匯往海外資金多達近7億元,秘帳也有數億元,相對時下民眾所得普遍縮減、百姓生活日漸艱難的景象,難怪“朝野”憤慨不已。更甚者,扁珍家中鉅額來源不明所得,直接暴露施行公職人員財産申報十餘年來的績效不彰,以及徹底改制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具體而言,連印度、泰、馬及中國大陸等地都已設有財産來源不明罪之懲貪規定,自詡具備全套“陽光法案”的臺灣卻付諸闕如。唯令人不解的是,雖然社會強烈要求儘速訂定財産來源不明罪以便補破網,但部分“藍委”卻對規範對象斤斤計較,甚至主張剔除“立委”民代,令人不免懷疑“國會”中穩居主導權的國民黨是否具破釜沈舟改革決心?

  小社論最後表示,官商勾結、政治獻金、權錢交易等弊端存在臺灣久矣,阿扁家庭涉及弊案固然必須追查到底,但亡羊補牢,完備法制,建立財産不明罪責,才是力行改革、解決問題的關鍵。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