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包機直航首飛在即 兩岸航空業界盛宴大幕開啟

2008年06月27日 13:49:00  來源:大公報
字號:    

  6月13日,海協會與海基會重新啟動中斷九年的會談,敲定了7月4日的包機直航安排。雙方同意在週末包機初期階段,每週各飛18個往返班次,共36個往返班次。根據市場需求等因素適時增加班次。
  
  中金公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兩岸直航後,大陸至臺灣航線將成為大陸航空業市場最大且盈利最強的航線之一,估計每年可貢獻利潤超過50億元人民幣。而高油價風暴擴大,臺灣的航空業者更期盼兩岸包機直航,希望有助化解營運“寒冬”。
  
  直航惠及兩岸航空業
  
  今年5月份,隨著國民黨重新成為臺灣的“執政黨”,大陸與臺灣之間的關係“雨過天晴”。不久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問祖國大陸,雙方著手推動兩岸直航。6月13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北京簽署了《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確定兩岸週末包機7月4日正式起飛,航線不再繞經第三地,實現兩岸城市間點對點的直飛。
  
  分析人士認為,直航將使大陸與臺灣進入新的互惠互利的雙贏格局,而兩岸航空業作為最直接的受益者,將迎來一場盛宴。
  
  兩岸直航後對兩岸航空業帶來的龐大經濟效益,引起了投資界高度關注。相關專家表示,兩岸直航將有望為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航空公司帶來更多客源,尤其是東部地區的上海、浙江、江蘇、山東等省市,一直是兩岸往來的熱門地點,由此也將成為航空業躍躍欲試的熱門航點。分析人士指出,今後大陸─臺灣航線每年往返兩岸的旅客量,至少是香港─大陸和韓國─大陸市場規模的兩倍。而目前,香港和韓國航線每年為中國航空業貢獻50億元的利潤。
  
  中金公司人士認為,東方航空將成為兩岸直航的最大受益者,因為目前居住在大陸的臺灣人超過35%聚居在江蘇和上海。而南方航空受益程度大於國航,因為在大陸的臺灣居民25%居住在珠三角地區,10%居住在福建省。與此同時,作為廈門航空的第一大股東,南航也將受益於廈航在直航中擁有的地理優勢。
  
  近日,廈門航空與美國波音公司簽署新合同,計劃購買20架波音737-800飛機,總投資額15億美元。業界人士分析,廈門航空提前做出採購決定,顯然是為了適應未來運力的需要,特別是為搶奪兩岸直航商機提供充足的保障。另據消息人士透露,在有關部門批准兩岸直航後,廈門航空計劃開通每90分鐘一班,由廈門至臺中的直航客機服務。
  
  化解臺灣航空業“嚴冬”
  
  在機場方面,中金公司預計,廈門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將成為最大受益者。兩岸直航將分別提升廈門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運量25%和15%。
  
  分析人士認為,對於備受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高油價衝擊的臺灣航空業,開放直航堪稱一道曙光。臺灣地區原本市場規模小,當地高速鐵路開始營運後,航空業約有45%客源流失,而兩岸直航則有助於化解臺灣航空業營運“寒冬”。
  
  據統計,2001-2007年,臺灣島內航線班次平均每年減少7.6%。6月以來,在島內航線運營慘澹和油價飆漲的雙重打擊下,“中華航空”傳出了“裁員減薪、無薪休假”的消息,員工人心惶惶。由於市場持續不景氣,臺灣民航業近期紛紛決定停飛部分島內航線,以應對客源缺乏的窘境。“中華航空”公佈的2007年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凈虧損額為25.2億元新台幣,合8268萬美元,創歷史紀錄。
  
  摩根士丹利估算,兩岸實現直航後,如果臺灣與香港航線的一半客流轉向新線路,“中華航空”的客運收入將增長0.6%,長榮將增長8.3%。而國泰航空的客運收入將因此減少6%。而上述數據還不包括可能出現的兩岸旅客增加所帶來的收入。
  
  據估計,兩岸直航與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相結合,初期可對島內航空業者貢獻1%-3%的利潤收益;從長期看,實際效益還將逐漸大幅增長。
  
  兩岸業者爭搶直航奶酪
  
  兩岸週末包機直航7月啟動,臺灣研擬開放鬆山、桃園、臺中清泉崗、高雄小港、花蓮、臺東、澎湖馬公及金門等八個機場,大陸則開放北京、上海、南京、廈門和廣州等五個機場。
  
  復興航空則強調,包機機型為182人座的A321客機,復興航空以松山為基地,計劃飛上海、北京和廣州。復興航空強調,各家都想飛上海,但不可能全都擠在上海,對業者沒有好處。
  
  6月15日,大陸三大航空集團東方航空、南方航空與中國國際航空高層飛抵臺灣,與臺灣航空業者協商“跨航合作”,為了省油,“中華航空”與東方航空已確定互相供餐,用彼此空廚資源,省下飛機一次得載來回餐點的重量。
  
  東方航空已制訂海峽兩岸直航倒計時工作時間表,積極籌備臺灣航線開航事宜。東方航空擬在臺灣設置兩個營業部─臺北營業部和高雄營業部,負責當地客貨運銷售和營運業務等。
  
  據稱,目前兩岸航空公司正緊鑼密鼓地為爭搶兩岸直航蛋糕做準備。雖然存在進入壁壘,但是獲得週末包機經營權的兩岸12家航空公司仍將全力投入這場競爭當中。目前大陸與臺灣之間的客流分三種:旅遊類遊客目的地具有多樣性;商務類遊客屬於少數人,但是地域性很強;探親類遊客一般在節日比較多,但平時相對少。因此可能出現各個航點間冷熱不均的問題,不過,由於這是新增的市場,有能力的公司都會去爭取理想的航線。
  
  事實上,臺灣“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都表示將開通臺北與上海間的往返航線,再加上大陸方面以上海為基地的東方航空和上海航空,上海到臺北的航線將會出現至少4家航空公司參與競爭的局面。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