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蔡英文高票當選 臺首位女黨魁須正視社會期待

2008年05月20日 10:58:00  來源:
字號: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登署名文章指出,臺灣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前天也創造歷史,以高票當選民進黨黨主席,成為臺灣政治史上的第一位女性黨魁。

  獲得黨內跨派系(新係、蘇係、扁係和謝係)支援的蔡英文以7萬3865票對4萬8882票的顯著差距,擊敗高舉深綠旗幟的辜寬敏,為社會形象負債、接連在重大選舉中失利、急須改革並重新出發的民進黨注入一股清流。

  外界普遍認為,蔡英文在這場被視為民進黨內部路線、世代和派系多面對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意味著民進黨未來將往政治中間地帶挪移,走出執政最後時期操作極端“臺獨”路線的選舉思維。

  然而部分執著臺灣主體意識並以“臺灣獨立建國”作為終極目標的派系相信,蔡英文勝出象徵民進黨對“臺獨”理想的妥協,而他們對民進黨未來發展方向的懷疑也隱然成為蔡英文的負擔。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建元指出,蔡英文的社會形象比較清新,獲得民進黨青壯派的力拱,民進黨內懷抱改革熱情當然會予以支援。

  他認為,蔡英文在臺灣主體意識和基本價值方面會有妥協的一面,“民進黨不要把自己變成建國黨,未來還是要尋找重新執政的機會,相較之下,蔡英文比較有機會。” 

  文章説,黨齡只有四年的蔡英文性格向來低調,被臺灣媒體形容為“古墓派小龍女”,派系色彩並不鮮明,她未來除了必須爭取基本教義派的信任外,面對的艱巨挑戰還包括重振民進黨清廉和勤政的形象、整合黨內老中青世代及修補派系裂痕及,讓民進黨再次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政黨。

  她在當選後發表勝選聲明時以一貫冷靜的態度表明:“民進黨八年執政將結束,要回到民間扮演好反對黨監督制衡的角色,民進黨沒有失去權力的感傷,只有反省,未來走入草根,相信能重拾人命對民進黨的信賴,民進黨會重新站起來。”

  蔡英文競選黨主席的政見包括重新定義臺灣本土,建立新的“中國論述”、加強民進黨傳統上與社會運動的連結、將民進黨推向國際化等。

  曾建元説:“她(蔡英文)提出重新建立中國論述的政見,將有助於民進黨在堅持基本價值之餘,有機會與中國認同或華人世界進行對話,跟國家認同或民族主義認同立場相反者有對話的可能性,有助民進黨爭取中間選民或認同臺灣制度價值者,替它打開新出路。”

  兩岸關係作為民進黨八年來最無能的環節,在蔡英文的領導下將何去何從,對民進黨前途的影響可謂關鍵。蔡英文曾經在前“總統”李登輝當局服務,參與“戒急用忍”兩岸政策的設計和落實,在兩岸政策上一直有其篤定的堅持,包括否定“九二共識”。

  文章最後表示,未來其新“中國論述”的內涵,各方都在拭目以待,但在新當局上任後,站在"過去"和"未來"的十字路口,蔡英文能否領導民進黨進行深刻的反省,開創理性務實的全新臺灣政治競爭格局,勢必是她必須正視的社會期待。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