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陳水扁貪腐頑固終慘敗 醜陋惡行成反面教材

2008年05月04日 09:52:00  來源:
字號:    

  過去,民進黨爆發種種重大貪瀆弊案,問題皆未必在個案本身的輕重,而是舉黨舉朝的包庇、姑息、硬拗、死賴,使人民忍無可忍,終致民憤民怨不可收拾。香港《大公報》1日刊登評論文章指出,陳水扁的八年執政雖然是一無是處,但卻也恰恰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提醒著新當局及其官員們。

  操守問題實為大事

  文章分析,為官的操守問題,看似小事,實為大事。我們只要把二○○○年三月和二○○八年三月,藍綠雙方在“總統”選舉得票率上的數據進行對比就可以發現:民進黨在二○○四年“總統”選舉中的得票率為五十點一,這次則下跌了九點五個百分點;而國民黨在二○○四年的得票率為四十九點八,這次則上升了八點六個百分點。這“一減一加”的十八點一個百分點約二百三十六萬票的中間選票,正是民進黨失敗的關鍵所在。

  “反貪腐,反戰爭”是臺灣民意的主流。二○○八年臺灣“立委”和“總統”選舉的結果,既是臺灣人民一個明智的抉擇,也是最現實的裁斷。同時也彰顯了一個最淺顯、最簡單的道理:一個無法反省的執政黨不能再任其胡作非為。民心向背決定政黨輪替的道理也就是如此。

 

  反貪腐從自身做起

  文章指出,即將執政的國民黨更要看到,在“反貪腐公投”的四百五十五萬支援票當中,超過一百八十萬票要求追究陳水扁的貪腐,而且在其中投下“反扁、反貪腐”票的綠營支援者不在少數。國民黨既提出了此項“公投”,就有義務承兌這項反貪腐的工作,而且要從自身做起。

  八年來,最令臺灣民眾難忍的,是民進黨和陳水扁執政集團的貪瀆腐敗。這段時期臺灣的弊案層出不窮,先後爆發了陳水扁、吳淑貞的“國務機要費案”、陳哲男“司法黃牛案”、趙建銘“臺開內線炒股案”、顏萬進“北投纜車弊案”、林陵三“ETC弊案”、謝清志“南科減振弊案”、陳紀元“詐領經濟部研究計劃公款”、龔照勝“涉嫌圖利及背信”、李進誠“股市禿鷹案”、林忠正“涉嫌收賄圖利上市櫃公司”、謝長廷“高雄捷運弊案”等多起重大弊案。僅這些已知的貪腐弊案就讓臺灣人民損失高達四千五百億元,其他尚未偵結的弊案如“二次金改”中的種種官商勾結,涉及金額更高達上萬億元。據統計,民進黨當局高官被司法起訴的就達二十三人,所判刑期超過一百五十年。這樣的當局,民眾能肯定嗎?這樣的政黨,民眾能支援嗎?

  扁的聲望下滑,是從他身邊的人陸續出事,而他卻一味放縱開始。妻子吳淑珍把官邸當成“喬家大院”,各路企業老闆前門、後門進進出出,吳淑珍就在官邸的客廳遙控各部會,什麼事都可以“喬”。在辦公室,副幕僚長陳哲男大搖大擺在“總統府”炒起股票,還指揮會計人員替他管股帳。這些民眾瞪著眼睛在看、在罵。扁當然後果不堪設想。

  縱容貪瀆丟掉政權

  扁的第二任,道德標準一路往下滑,以前那種親信出事也照砍的氣魄早就沒了。凡是跟他有關係的人有事,只要不是嚴重到立刻會被抓起來的程度,他都無所謂。像是他“大選”期間的“財務大臣”林文淵,以“官股代表”身份獲派擔任“中鋼”董事長,短短幾年之內配得市值新台幣數千萬元的股票,民眾罵到不行,認為股票不能歸私人所有,林拒絕交出來,任憑外界把矛頭指向陳水扁,扁也不吭氣。而陳水扁縱容貪瀆的結果,就是在今年的“立委”與“總統”選舉中,使民進黨遭到慘敗,丟掉了執政權。民進黨今年接連兩次的超級大敗選,讓支援者各個看傻了眼,基層更是一片討伐聲浪,直指陳水扁八年施政被貼上貪腐這樣的大標簽,卻怎麼都擺脫不掉。此外,固守著本土路線,只知道拉基本教義派尋找溫暖,導致最後大幅流失民意,這些都成了敗選的主因。

  文章最後總結道,“清廉執政”四個字,容易説卻不容易做到,必須施以高標準的行為界限,才能避免瓜田李下之嫌。陳水扁的前車之鑒,值得新當局警醒杜絕!(魯力)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