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外媒:析馬英九新“內閣”人事佈局名單

2008年04月24日 09:00:00  來源:
字號:    

  馬英九以高票選上臺灣“總統”以後,各界最矚目的就是新當局會有什麼樣的人才“組閣”,怎樣去振興臺灣千瘡百孔的經濟局勢。《星島環球網》今日發表社論説,至四月二十一日,經馬英九宣佈為“行政院長”的劉兆玄,公佈了第一波“內閣”名單十七人,第二波預計在四月底。據臺媒報道,島內對這份第一波名單的反應,大體上是認為老面孔頗多,有三分之二是國民黨執政時代的政務官。民進黨因此譏評其為新瓶裝舊酒,但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説得好:反對黨是一定會批評的。民進黨落選的“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的評語這次則頗得體:期待舊人有新思維。

  平心而論,民進黨的譏諷正是自暴其短。二○○○年臺灣政黨輪替,陳水扁以有限多數的選票將國民黨壓倒,當時為臺灣帶來一股新氣象、新希望。陳水扁為了追求清新形象,找來許多從未有過政務經驗的學者、企業界人士出任“閣員”。結果不但是磨合期拖長,“閣員”們遲遲進入不了狀況,甚至還演出了“誤闖叢林的小白兔”的鬧劇。再加上陳水扁意識形態執政,不思經濟建設,拒絕開放中國大陸政策,導致臺灣經濟一瀉千里,幾乎從“亞洲四小龍”名單中被除名。劉兆玄的新人事未嘗不是馬英九為避免重蹈陳水扁的覆轍而作出的理智嘗試。

  馬英九獲高票當選後,即標榜他的新當局馬上進入狀況,馬上做出成績。如果這不是空洞口號,需要什麼樣的執政班子才能兌現這張支票?答案應該是很明白的。第一波的新人事中,有一項很突出的特色,就是十七名閣員,有多達十二名博士(劉兆玄本人就是博士)、三名碩士,餘下二人也是學士。平均學歷之高,一時無兩。其實,政界人才學歷並不是絕對的重要,因為當局畢竟不是學府,執政也非教書,執政官僚最主要仍在政通人和,才能將整個當局的施政理念、目標落實,讓老百姓受益。從這點來看,謝長廷期待的“舊人有新思維”,自屬中肯。

  社論分析,劉兆玄此波“閣員”名單的另一特色,是統籌協調,兼顧平衡。既在省籍、性別、黨籍、年齡中尋求平衡,又要兼顧到馬英九任臺北市長時的市府團隊,蕭萬長任“行政院長”時的“蕭內閣”成員,及由劉兆玄任副董事長的國民黨智庫的成員。還有一些在“立法委員”選舉中失利的參選人要安排。其實,即使各方都顧慮週全了,也還要能與劉兆玄在今後工作上高度配合才行。而“閣員”的位子有限,難免會令有些志士因落空而失望、失意。這也是難免的。

 

  任何政府機構內最難安排的,可能就是人事問題,用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順了哥情失嫂意。因此,馬英九本人,或是“萬兆”兩人,要想平息因人事問題引起的風浪,最基本的仍在因人任事或因事任人,必須把握好不要有私心,應顧全大局,是否能把工作做好,是否更有利於臺灣日後的發展。只要這一點堅持了,其他的閒言閒語應可暫擱一旁。到目前為止,從臺媒的報道來看,新人事除了被批評老面孔較多之外,在專業學能方面,尚無聽到負面的質疑聲。

  社論還説,在新人事中最受關注的一項安排,就是“法務部長”由王清峰女士出任。説是最受關注並非因為她是女性,而是她曾主導過“三一九槍擊案”真相的調查工作,對陳水扁的“公務機要費案”也自有主見。在馬英九“特別費案”發生後,她也曾獲國民黨“廉能委員會”邀請,對該案進行調查。據報道,她在進行這些案件的查核時,一向鐵面無私。而在馬英九勝選後,有關“三一九槍擊案”要重啟調查的説法風風雨雨,甚至謝長廷落選之後,也公開要求馬英九再查該案。因此,王清峰出任“法務部長”後,臺灣地區的“司法”和“檢察體系”改革,以及“三一九槍擊案”真相,會不出現新局面?頗值拭目以待。

  劉兆玄的執政班子還有一半的人選未公佈,其中包括重要的教育、財政和“國防”,但從首波的名單來看,在“九萬兆”精挑細選之下,海內外關心臺灣政情的人士,對這些人選應該會有更高的關注。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