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馬英九佈局相當精彩 兩岸關係利多初現端倪

2008年04月17日 16:44:00  來源:
字號:    

  美國《世界日報》今天刊登社評説,只要沒有偏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臺灣“副總統”候選人蕭萬長登陸博鰲,展開融冰之旅,兩岸在陳水扁執政八年期間冰封的關係,已經開始解凍。不過,針對民進黨反覆“雞蛋裏挑骨頭”,把蕭萬長融冰之旅描述成“矮化受辱”,馬英九吸取之前被批評“講得多,做得少”的教訓,刻意低調處理,降低各界的過高期待,以為兩岸關係改善已經瓜熟蒂落,經貿利益將會滾滾而來,只説是“融了一小塊冰”,兩岸關係走得穩比走得快更重要。

  這顯然可以看到,馬英九“可塑性很強”,策略修正很快,未來執政,勢必相當穩健。當然,老蕭登陸,拜劉兆玄為相,又適時宣佈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擔任海基會董事長,扮演兩岸復談的“白手套”角色,其施政以發展經濟為主,以兩岸關係為主的脈絡清晰可見,佈局也是相當精彩。

  社評指出,有人説,因為在確定“閣揆”人選的時候,國民黨內部出現了擁劉派和擁江派之爭,結果鋻於劉兆玄是馬英九的心腹高參,與蕭萬長也是互動良好,馬英九棄江就劉,如今為了安撫江丙坤和其支援者,所以迅速親口宣佈江出任海基會董事長。這還是小看了馬英九的用人策略,以與連戰關係良好,在國民黨內地位極高的江丙坤掌海基會,對馬英九來説,是一箭多雕,既向北京展示海基會的高階位,又表示了對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尊敬,延續連戰登陸時奠定的國共互動基礎,而且江丙坤本來就是陳水扁極力想爭取的“閣揆”、“副閣揆”人選,江在“立法院”任“副院長”時,與“院長”王金平和各黨“立委”溝通良好,是藍綠各方,“府院”都能接受的人選。

  兩岸關係的議題相當敏感,涉及所謂的主權地位,推動任何的變化,不單單是執政黨的事情,也是“立法院”的事情,更是全社會的事情,董事長人選,越能得到朝野各界的認同,就越能成其事。

  不過,肩負臺灣選民熱望的馬英九,在挑選重要“閣員”的時候,絕對不可能只打政治平衡的算盤,也不可能只高唱“德望”,而是要重在辦事,江丙坤完整的資歷,對亞洲經濟的熟識,對全球經濟佈局的瞭解,當然足堪重任。

  社評表示,在兩岸復談的前夕,人們當然要回想起當年辜振甫與汪道涵的你來我往。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歲月,在政治變幻莫測的局面下,辜振甫和汪道涵憑藉著精深的文化素養,對大局高屋建瓴的視野,硬是在狹小的舞臺上長袖善舞,開創了兩岸的新格局。儘管後來政治形勢丕變,兩岸高層交往中斷,但辜汪會談結下的碩果,依然是今天兩岸再次破冰的基礎,讓人們不得不佩服德高望重的老一輩政治人物的功力。

  社評認為,馬蕭劉建立了鐵三角,江丙坤連接起連戰王金平,這個佈局看上去新人沒有,但戰鬥力相當強,加上大陸連續釋放的善意,兩岸關係的利多,已經看出了端倪,它不會是“滔滔洪水”,而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