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小職缺釀成大地震 臺官場權力分贓赤裸裸上演

2008年04月09日 10:45:00  來源:
字號:    

  權力像春藥,濫用過度不僅使人沉迷不可自拔,而且可能敗德傷身,不可不慎。臺電賣官疑案就是最新的病歷。

  趕在“內閣”凍結人事當日,“行政院”核定臺電兩名副總人事,其中一名為董事長陳貴明抵制,“經濟部長”陳瑞隆一怒要撤他職,於是陸續爆出安插、賣官、賄賂等等不堪聞問的情節,令人目不暇接。

  臺灣《中國時報》刊文指出,一個副總職缺為何釀成政壇大地震?當然是因為這個缺太肥了,肥到比定期改選的官位還好康。

  演變至今,已知的情節是黃傅源陞官不太尋常、“經濟部長”強勢介入、姚江臨抖出送禮行賄等等,還在五里霧中的則是,黃傅源背後有何高人?到底誰在賣官?

  文章説,這一切在“司法”介入調查後,真相也許有大白的可能,比較有趣的是官場權力分贓,再一次赤裸裸的上演跳加官。

  自從三月廿二日選民用選票做了一次新選擇後,官場就像慈禧出走前的景象,大家忙著打包一身細軟,安插仆從。

  陳“總統”除了“府”內搬風,連空軍副司令都已無能為力,張“院長”對“閣員”的唱反調,也只能徒呼負負。日頭赤焰焰,隨人顧性命。陳瑞隆為什麼如此執著豁出去?“兩千萬賣官”的傳聞便不能等閒視之了,贊成反對的都有嫌疑。

  文章最後指出,臺電案給官場的啟示是,權力春藥也有有效日期,“三二二”之後,有藥癮的人還想“爽最後一次”,下場就是送急診。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