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把握主流民意 馬英九必能一掃臺灣暴戾之氣

2008年03月25日 10:35:00  來源:
字號:    

  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社評説,馬英九當選,給兩岸帶來了和平的曙光。臺灣人民松了一口氣,兩岸長期的緊張對峙,使得不安與恐懼一直籠罩臺灣。馬英九當選,意味著和平重新回歸臺灣、回歸兩岸。如果馬英九堅持以兩岸和平為綱不動搖,一定能為兩岸帶來和平,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憑什麼馬英九當選就能為兩岸帶來和平呢?社評分析,有以下重要原因。

  第一,馬英九是代表中國國民黨的候選人,代表著國民黨的路線政策。而國民黨的路線政策,就是要在兩岸推行和平發展,可以説,近些年來,在連戰的帶動下,並在吳伯雄的推動之下,國民黨已經成功地重新塑造了一個開明的、理性的、和平的政黨形象。國民黨在野8年,最大的收穫是瞭解了民心民意,也瞭解了大陸的真實情況。大陸的現狀、大陸的地位、大陸的未來,國民黨在相隔數十年之後,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觀察大陸、接觸大陸,獲得了在未來與大陸推進良性互動、和平相處的豐富經驗。

  因此,國民黨執政之後,化解兩岸危機的信心滿滿。

  第二,在連戰的力主之下,國民黨與中國共産黨在2005年握手,化解了前怨,並且通過三次國共會談,達成了維護兩岸和平、推動共同發展的共識。尤其是連戰與胡錦濤會見之後,達成的“兩黨共同體認”為:一,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謀求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兩岸同胞利益,是兩黨的共同主張。二,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共同發揚中華文化,有助於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三,和平與發展是二十一世紀的潮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利益。

  這三大共識,是維護兩岸和平的保證。

  第三,中國共産黨希望與國民黨合作,化解兩岸危機的心意非常堅決。2005年4月29日,胡錦濤會見連戰一行時指出,從你們踏上大陸的那一刻起,我們兩黨就共同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10多年前,兩岸在互信的政治基礎上取得相互諒解,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達成了“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既確認了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共同立場,又擱置了雙方的政治分歧,是發揮政治智慧、照顧各方利益的成果。這一重要成果,值得我們倍加維護和珍惜。近些年來,兩岸關係發展所以一再出現波折,甚至幾近危險的邊緣,根本原因就是臺灣島內有人否定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使雙方互信的基礎屢遭破壞。

  如今,國民黨執政,兩岸互信基礎得以重建。

  第四,馬英九個人的政治思想、個人的政治性格,也是凸現其和平性的一大重要因素。馬英九的理性思維、溫和性格、發展眼光,都決定了馬英九在未來不可能以族群撕裂為維護政權為手段,以惡化兩岸關係為執政的目標。馬英九有一定的推動和平發展的眼光以及心態。馬英九在當選後第一場國際記者會宣示的對大陸政策的基本原則,十分健康,必能得到大陸的相當肯定。最為肯定的包括:一,不支援法理“臺獨”。二,促進兩岸交流,包括加強兩岸學術交流和學歷承認等。 三,無意邀請達賴訪問臺灣。 四,一中原則無問題,但兩岸有不同詮釋。五,香港回歸後,臺灣與香港的關係仍然至為重要。

  馬英九這五項內容,吹散了兩岸的滿天烏雲,和平的陽光已經穿透了臺灣海峽上空!


[責任編輯:張弛]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