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地緣經濟時代 和平統一是臺灣最理智的選擇

2008年02月26日 10:15:00  來源:
字號:    

  紐約大學政治學系終身教授、《中國評論》學術顧問熊玠在即將出版的三月號《中國評論》撰文指出,由於二十一世紀地緣經濟的壓力﹐對於缺乏天然資源與在世界經濟組合(譬如自由貿易區)上日益孤立的臺灣而言﹐有很多靠自身無法克服的限制。如以理智來選擇﹐與大陸和平統一﹐是臺灣二千三百萬人為自己能尋找到的一條萬全合理的生路。

  文章由兩個特殊視野來探討包括中國在內的未來世界大局勢,再從大環境角度來揣測臺灣在自我考慮之下的最理智之選擇。

  第一個特殊出發點(視野)﹐是不把中國目前的興起看作(第一次的)“崛起”﹐而是它自十九世紀以來由於內憂外患原因曾一度沒落後的再次興起﹐故曰“再起”。

  另外一個特殊出發點﹐是將二十一世紀的國際格局定位為地緣經濟時代。在這個地緣經濟時代中﹐不但國際關係“勢力均衡”之玩法大有不同﹐而且國家實力(power) 的定義也截然與以前不一樣。

  中國大陸由於近三十年來經濟持續突飛猛進而帶來的國運再興﹐在這地緣經濟時代中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分量。這一切對於臺灣之衝擊﹐令其必須在因應上作出極理智的選擇。

  文章認為,在地緣經濟上﹐中國之再興﹐有其特殊意義。這對臺灣未來的選擇有深遠的聯帶關係。臺灣的未來絕非僅由島內選民“公投”即可解決的。

  針對陳水扁的不承認他是“中國人”﹐所以華府把它改成兩岸的“人”共同解決。這是將陳水扁一軍﹐因為陳水扁可以説他不是“中國人”, 但他絕不能説他不是“人”。為長遠計﹐臺灣對自己未來孰去孰從之打算﹐非遵循一個符合地緣經濟的邏輯思維來謀慮不可。

  時間絕不在“臺獨”這一邊。因為時間越長﹐美國對中國(包括臺灣問題) 的考量﹐越會受到地緣經濟原則的主導。而臺灣這原屬地緣政治的問題﹐將愈來愈不會左右美國的外交考慮。

  文章最後的結論是:中國大陸在這地緣經濟時代將成為一個經濟超強國。最遲到2035年大陸的每人平均收入已可能超過臺灣。屆時“臺獨”將無銷路﹐現在已經可以斷言﹕時間絕不在搞“臺獨”人士的一邊。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