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馬英九應對民進黨口水戰 “訥于言而敏于行”

2008年02月13日 09:33:00  來源:
字號:    

 


面對謝長廷的接連嘲諷,馬英九已經做到不為所動。(中央社圖)


  香港中評社2月12日發表社評文章説,電謝長廷採用激將法,把馬英九拖進口水戰中,幾乎陷其于最大的被動。如今,馬英九幡然醒悟,決心再不中計,所以,儘管謝長廷不斷用言詞挑唆,馬英九就是不予回應,急得謝長廷跳腳。馬英九不打口水戰的對策不能説錯,但是必須知道,訥于言而敏于行,勝算才大。

  社評指出,謝長廷這幾天頻頻出口譏諷對手馬英九,結果都無法激怒馬英九,僅他一人唱獨腳戲。謝長廷因此譏諷馬英九是“一句馬”。什麼叫做“一句馬”?謝長廷説,布袋戲裏有個“一頁書”的角色,但是他覺得馬英九這樣的表現,應該有個新角色給他,叫做“一句馬”。

  然而,馬英九還是不為所動,回了一句“我沒有回應”,加送了“呵呵”兩聲。

  看來,馬英九已經決定做到:一,不與謝長廷打政治口水戰。二,不會被謝長廷激怒。三,不與謝長廷做非政策性的辯論。四,不被謝長廷的假議題牽引。

  日前,馬英九發表了實話實説論。馬英九説,政治還是實話實説比較好,他説到做到,不會説空話,他要比的是政見,若是口水和爆料,他自嘆不如,也沒受過這樣的訓練。馬英九説,他的個性是知道做不到,就不會説,這種人較可靠,説的話都是真的,不輕易承諾做不到的事,所以他上任後,所有政見都要列管追蹤,他不會亂説話。馬英九表示,選舉政見是要兌現的,他完全不贊成選舉政見不用兌現,旁邊有人建議他講了再做,做不到再解釋,但這不是他的習慣,或許這種行為會失去一些選票,卻也會獲得很多支援。馬英九説,政治還是實話實説比較好,他不説空話,這樣只會吃小虧,不會吃大虧。

  總結言之,馬英九的實話實説論主要有三層內涵:一,説實話的人才可靠。二,選舉政見要兌現就是説實話。三,説實話的人不會吃大虧。

  社評表示,馬英九的話沒有説錯。但是在臺灣的政黨政治中,靠説實話獲得民意最大支援的成功率似乎不高,説實話奪取政權的人似乎沒有出現。如果馬英九靠説實話能獲得政權,那是顛覆臺灣政治傳統的大事,是歷史轉折。

  縱觀8年來的陳水扁執政過程,不説實話是執政秘訣。用政治假命題捆綁民意、刺激民意、鞏固民意,是必須實施的策略。選舉政治成為口水政治,幾乎是不可切除的政治生態。民眾對此似乎十分適應了。   
 
  從“立委”選舉之後,謝長廷主導選舉的策略來看,沒有跳出陳水扁的舊巢,仍然是希望通過口水戰、假命題、虛議題來刺激選民,主要表現在:一,人身攻擊大於政治批評。二,政治激情大於民生感情。三,負面操作大於政見比拼。一場“綠卡”輿論戰,充分印證了上述幾個方面的問題。

  所以,前段時間輿論都認為馬英九處理危機的意識與手段不如謝長廷,有對的一方面,但是也有不對的一方面。不對的一方面表現在於:以謝長廷的標準來要求馬英九變化,這是十分錯誤的思路。如果把馬英九推到謝長廷的口水大陣中,馬英九無論如何跟得上,都不可能贏得了謝長廷。

  所幸,馬英九自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及時懸崖勒馬,抽身脫離。馬英九的實話實説論,是對此役的總結與慨嘆。

  社評也指出,謝長廷口水戰將花樣百齣,在無法打一場比拼政見的陣地戰、正規戰之後,遊擊戰、口水戰必然是謝長廷的首選,而且完全有可能打出一個新局面出來。所以,心知肚明的馬英九,也難免不再次中計。

  此外,對於謝長廷的説辭,馬英九一律用“謝謝指教”之類的話來對付,恐怕也不是民眾所樂見的。當謝長廷提出了民眾關心的問題的時候,如何積極應對,仍是馬英九必須面對的。

  因此,馬英九需要以孔子的“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作為自己的選舉指導方針。

  《論語.裏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包鹹注:“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裏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社評總結説, 馬英九如何才能做到訥于言而敏于行呢?要做到三不三要。

  三不:一,不中口水計。在與謝長廷打口水戰方面、在對付謝長廷的言辭挑釁方面,一定要訥于言,小心回應,遲一些回應,甚至可以不回應。二,不誇誇其談,不胡亂對民眾許願。三,不成熟的政治思考,不要隨便提出來,以免失誤而動搖軍心。

  三要:一,要多采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意願。如馬英九的下鄉常住計劃就是成功例子。二,在宣示自己的主張方面、在宣傳國民黨的政策方面,一定要快要好,絕對不能拖,不能含糊。三,各種善意要在國民黨控制的“立法院”和執政的縣市中及早表現出來。

  馬英九不需要用言辭掩飾什麼,還原本色,才是最好的選舉策略。訥于言説不定是良策之計,敏于行更可能是勝算基礎。(作者 鍾維平)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