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新任“立委”手握重權 更要自信面對嚴厲監督

2008年02月02日 11:14:00  來源:
字號:    

  臺灣新一屆“立法委員”昨天開始報到,新“國會”也正式在“立法院”登場。究竟新選制能不能改善“立院”問政品質,大家都拭目以待。

  由新的選制産生的這屆“立委”,人數比過去減少一半,因此,每位“立委”的影響力也相對倍增。各委員會只要幾位“立委”喬好了,就能主導全部的“法案”方向與預算分配,權力比以往更強大。

  過去民眾之所以支援“立委”減半,實在是對“國會”諸公的表現極度失望,因此想大幅“裁員”。卻沒顧慮到,人數減少將導致個別“立委”的權力膨脹,如果沒有足夠的節制與監督,新“國會”可以比舊“國會”更加可怕。

 

  而且,正如臺灣《中國時報》小社論所説,這將是一個一黨獨大的“國會”。在泛藍壓倒性的席位優勢下,藍營幾乎可以控制所有議程與表決,想想,和當年萬年“國會”裏表決部隊一舉手就贏、民進黨索性跳上桌子的狀況,其實有點類似。今天藍營的絕對優勢固然是選舉的結果,民進黨落于少數也是咎由自取,但“立院”議事要能順暢,就必須提供少數發聲及參與決策的空間,否則仍然可能激發強烈的怨懟與衝突。往事之鑒,不可不慎。

 

  國民黨昨日在各大報刊登廣告,強調會作臺灣政治安定的力量,要重建人民對當局與“國會”的信心,將在新“國會”推動“三不三要”的“清廉問政公約”,也歡迎媒體輿論“嚴厲監督”,如果作不好,四年後願意接受再度輪替。

 

  四十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公督盟則贈送“立委”們康乃馨、向日葵、水仙、鬱金香及百合等五種花,分別代表對新“國會”公益、陽光、透明、文明及效能等五大訴求。誠如公督盟理事長顧忠華指出,希望未來“立委”們表現是中規中矩,不搞怪、不作秀及不作利益交換。

 

  本屆“立委”也許權力增加,但相對地,也必然受到媒體及民眾更嚴密的注意。目標集中,監督與批判火力便會增加,“立委”諸公要有心理準備。如果得意忘形,或者放任家人囂張搖擺,那麼,無論對個人還是政黨,都將付出重大代價。(張弛)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