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不在內外政策上改弦更張 民進黨失敗仍可預期

2008年01月25日 11:16:00  來源:
字號:    

   儘管選前眾多觀察家們已經預測到民進黨將在此次“立委”選舉中失敗,但敗得如此不堪、如此難看,還是出乎所有人意料。臺灣《聯合報》社論指出,“民進黨崩盤,大敗,慘敗,狂敗。這是多數選民對陳水扁投下了不信任票,亦是多數選民對民進黨八年執政深惡痛絕的終極評價。”香港《中國評論》刊文表示,的確,臺灣民眾用手中的選票,痛快地教訓了綠色執政的狂妄自大和貪腐無能,一吐八年來的怨氣和怒氣。

  文章認為,民進黨的失敗是可以預期的。今天他們在自怨自艾的時候,可曾想到這一切其來有自——失敗的苦酒正是民進黨和它的領導人在過去八年裏一點一滴親手釀下的:自2000年民進黨上臺以來,臺灣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就陷入意識形態的泥澇之中。以“本土”自居的陳水扁,上臺之初還口口聲聲要“族群融合”,走“中間路線”,一度贏得超過七成的支援率。然而,“臺獨”本性難改的他執政不久即露出“狐狸尾巴”:對內操弄意識形態紛爭,撕裂族群,“去中國化”、“去蔣化”,要將“外來政權”趕凈殺絕,搞所謂“割喉戰”,致使島內政局長期處於無休止的對立、緊張、分裂狀態;在兩岸關係方面,民進黨領導層肆意挑戰“一個中國”原則,通過新的“臺獨”綱領——“正常國家決議文”,大搞所謂“正名運動”、“入聯公投”等活動,拒絕大陸方面提出的一切改善兩岸關係的建議,連象徵和平的熊貓、體現人類追求崇高體育精神的奧運聖火也不讓入島,致使兩岸關係長期處於僵持、緊繃的危險狀態;在經濟上,他們延續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閉關鎖國”,令臺灣經濟不斷萎縮,民不聊生。

  陳水扁執政短短八年,卻六易“閣揆”,致使臺灣政局長期不穩,社會動蕩,經濟凋零。在經濟一路走低的同時,臺灣的社會經濟指標卻屢創“新高”:社會痛苦指數創新高、自殺率創新高、犯罪率創新高、政府債務創新高、低收入戶人口數及申請家庭生活補助人數創新高……執政無能,施政無方,在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身上,可謂表現得淋漓盡致。

  文章指出,更令人難忍的,是民進黨和陳水扁執政集團的貪瀆腐敗。八年來,臺灣的弊案層出不窮,先後爆發了陳水扁、吳淑貞的“公務機要費案”、陳哲男“司法黃牛案”、趙建銘“臺開內線炒股案”、顏萬進“北投纜車弊案”、林陵三“ETC弊案”、謝清志“南科減振弊案”、陳紀元“詐領經濟部研究計劃公款”、龔照勝“涉嫌圖利及背信”、李進誠“股市禿鷹案”、林忠正“涉嫌收賄圖利上市櫃公司”、謝長廷“高雄捷運弊案”等等多起重大弊案。僅這些已知的貪腐弊案就讓臺灣人民損失高達4500億元,其他尚未偵結的弊案如二次金改中的種種官商勾結,涉及金額更高達上萬億元。據統計,民進黨當局高官被“司法”起訴的就達二十三人,所判刑期超過150年。這樣的執政當局,民眾能肯定嗎?這樣的政黨,民眾能支援嗎?!

  陳水扁和民進黨以“本土”、“正義”、“反貪腐”起家,給臺灣人民畫了一幅廉潔、公平而充滿希望的願景,騙取了純樸善良的臺灣民眾的信任,實現了“政黨輪替”。孰知上臺之後,他們的所做所為,比過去的國民黨政權有過之而無不及,令民眾大為失望。此次“立委”選舉結果,證實了臺灣民眾的覺醒。

  文章表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這個歷史唯物主義的法則,也給了民進黨內以為靠選舉“奧步”就能贏得勝利的政客們當頭棒喝——如不能夠在內外政策上改弦更張,徹底與陳水扁貪腐集團劃清界線,認真傾聽民眾的訴求與願望,重拾當年的理想信念、重塑民主正義廉潔的道德價值觀,則民進黨在未來的失敗,仍是可以預期的。

  臺灣民眾的心聲,民進黨人,你們聽到了嗎?!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