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立委”選舉很重要 豈能冷淡沉默

2008年01月03日 10:23:00  來源:
字號:    

 

即將到來的“立委”選舉,這麼重要,選情卻這麼冷清,那“立委”選舉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因為選後的“國會”將主導未來四年的重大政策、法案、預算;今年的“立委”選舉尤其重要,為什麼?因為今年“國會”選制改變,“立委”人數足足減少一半,每位“立委”的政策影響力等同一夕倍增,而過去八年惡劣的“國會政黨”生態能否改變,就在此一舉。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社論説到,“立委”候選人被現任“總統”、以及競逐大位的“朝野總統”參選人邊緣化,遑論“立委”選舉的議題,必然被邊緣化。因為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們主動或被動地依賴所謂天王造勢,尤其依賴陳水扁的辛辣輔選,結果,選舉舞臺上,只見扁一人從北罵到南,從美國罵到兩蔣,理應是“立委”選舉主角的“立委”們,到底説了什麼話?或想説什麼話?自然無人聞問。處於主導地位的陳水扁已經將“立委”收入眼底。現在怎樣炒作自己,怎樣拼“總統”握大權才是他所關心的。自然把“立委”們丟的遠遠的。

 

這麼重要的選舉,大多數臺灣人的答案可能很簡單,只有三個字:不知道,或者複雜一點七個字:知道但我不關心。為什麼不知道?為什麼不關心?這還用説麼?因為懶得知道、懶得關心啊。“立法院”在各項民調中,幾乎成為政治之惡的代名詞;很遺憾的,多數選民的不關心,讓“國會”生態與素質長年無法提升,甚至每下愈況;更遺憾的,因為“立委”本身不知己身權責的重要,讓“國會”陷入污名化的惡性迴圈難以解脫。怪誰呢?怪自己吧。“立委”們應該自省了,跟著民進黨的後面做尾巴,到頭來落個這樣的頭銜這樣的口碑,值不值呢?

 

社論還説,在數百候選人中,還肯孤軍奮戰談談議題的,大概只剩下小黨候選人,他們在冷風中訴求環保,罵得夠重了,不重視環保,談什麼愛臺灣!還是沒人理他們。沒辦法,這場選舉,從“返聯”、“入聯公投”爭議無休,一階段、二階段爭議難了,“大中至正”拆是不拆,蔣介石銅像移是不移,吵得日以繼夜,聚光燈下的焦點是“總統”、“教育部”主秘、“新聞局長"、各級選委會主委,甚至連聯電名譽董事長曹興誠推動兩岸和平促進法,都能成為陳水扁輔選場子上痛批的對手,一躍而成為主角之一,獨缺“立委”候選人們。

 

想來真的很悲哀,細數過去廿年的“立委”選舉,不論選戰多激情,選情多緊繃,在這個舞臺上,總還是有許多值得討論的話題,施明德擔任民進黨主席時,金馬撤軍是一個朝野嚴肅面對的選舉議題;許信良擔任民進黨主席時,還打出一個老人年金,讓國民黨主席李登輝非跟不可,跟到現在,已經成為島內年度非辦不可的政策;林義雄擔任黨主席時代,推動的是“核四公投”,儘管“核四”蓋了又停、停了又蓋,掀起漫天政治烽火。

 

不談“核四”,就拿今年被嚴重邊緣化的環保議題好了,雲林八輕、美濃水庫、蘇花高、雪山隧道,都曾經是歷次“立委”選舉、甚至“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不要説“立委”候選人不敢輕忽,“總統”候選人也當成大事,成為可以左右選情的變數。如今,這些議題候選人嘴上不説,連印文宣品都屬鳳毛麟角。

 

“立委”候選人們不談民生政策,談什麼呢?他們談的是對手的八卦緋聞和身體健康,甚至還有吸毒,嗑搖頭丸,中風或腦袋秀逗,這些惡言到底是真是假,沒人管。選民被此説彼爛的傳單或耳語攻勢包圍下,想要對“立委”選舉有絲毫關心或熱情,委實很難。

 

社論最後表示,“國會”改選真的很重要,豈容這般折騰這般冷靜。未來的“國會”只有一百一十三位“立委”,這些“立委”要決定島內每年上兆總預算,二○○八“總統”不論是誰,這個“立法院”要通過“總統”提名的監委與大法官、要通過“行政院”提送的重大政策,臺灣未來怎麼走,有一大半操諸“立法院”手中,失焦的“立委”選舉,不可能創造出健康的“國會”。選民無知、輔選天王無覺,就是朝野“立委”候選人不能不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用一點心,把握最後幾天的機會,讓自己的選舉回歸政策、回歸正常吧。“立委”們不容再開玩笑,不容再沉默了!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