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打造優質資本市場 帶動上市企業數量

2007年11月19日 14:53:00  來源: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説,就在臺灣證券交易所興高采烈地宣佈“三年250家新上市上櫃計劃”,第一年將超目標達成之際,甫揭曉未久的上市櫃公司第三季財報,冷不防地觸動新掛牌企業品質堪慮的警鈴,讓“250計劃”啟動之初社會預警的“重量不重質”隱憂浮現。新年度即將展開,第二年計劃應在數字之外,繳出提升市場之質的實體成績單了。

  “250計劃”是“行政院”金融市場發展套案中,改革資本市場的旗艦計劃;主要目標是在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間,推動90家公司上市、160家企業上櫃,而達成目標的重點策略是檢討上市櫃條件,並簡化程式。經過臺灣證交所、櫃買中心這一年來的努力,諸如修正放寬上市櫃的門坎、流程及限制,證交所估計今年新上市案將逾40家,遠遠超過第一年設定的25家目標,總上市公司家數也可望止跌回升,甚至衝破700家大關;在新上櫃方面,前十月已有26家,依申請掛牌作業進度,年底前仍有望達成今年度的45家目標。

  不過,最新一項統計卻顯示,去年34家新上櫃公司中,有23家今年前三季每股獲利不如去年同期,部分甚至轉盈為虧;11家新上市公司中,亦有五家獲利下降,顯示去年新掛牌企業的獲利,有于掛牌後立即衰退的現象。上述統計並不包括今年“250計劃”下的新上市櫃股,但資本市場的退場潮去年即現,證券主管機關早已承受極大的壓力,“250計劃”也是此一背景下的産物;加以今年部分新掛牌企業的獲利水準一樣出現掛牌前後判若雲泥的異狀,不免讓人質疑,證券主管機關是否為了撐持資本市場的“門面”及達成目標,而自我調降為市場篩選優質公司的把關能力了。

  社論認為,産業景氣震蕩起伏,天下本就難覓永遠獲利的不敗企業;因而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時而高吟、時而低回,亦屬常態,難謂掛牌後獲利衰退,其間就必有財報刻意灌水、運用會計手法窗飾掛牌前財報等令人詬病的問題。然而,上述現象並非單一特殊的個案,逾半數新掛牌企業獲利水準下降的比重,未免過高;尤其,相對今年上市公司前三季總獲利1.14兆元及每股純益2.09元,同創歷年新高,而上櫃企業前十月平均每股純益1.8元,亦已超越去年全年而言,今年整體産業景氣明顯處於擴張期,新掛牌企業獲利能力下降與景氣動向並不相符,是否純屬個別産業景氣使然,殊值深究。

  此外,當初負責審查的證交所及證券主管機關,有責任也有工具進行通案了解,其不僅僅是釋除市場疑慮而已,此亦攸關“250計劃”的推展成效。試問:如果市場對證交所或櫃買中心的審查缺乏信心,又怎會願意給予高本益比?沒有高本益比,優質企業又怎會願意到市場掛牌籌資?缺少了優質企業的光環,這個資本市場又如何聚集資金的目光?環環相扣下,證券交易或主管機構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現象。從積極面看,證交所或櫃買中心的審查品質,某種程度上,也可打造成為一品牌;這個品牌代表的是品質保證,是為掛牌企業體質的健全性及穩定性背書,相對的也在確保企業籌資的有效性,因而至關重要。

  社論進一步指出,“250計劃”即將進入第二年,在打造臺灣資本市場為一友善、高效率的環境方面,相關機構永遠都有努力的空間,且其著力點應在於排除限制優質企業上市櫃意願的障礙,而非無故降低獲利、財務等實質門坎;然而,證券相關機構的新一年度計劃,顯然不能再停留于檢討上市櫃條件及簡化程式的階段,否則成效有限,努力新增的上市櫃公司家數還不夠補足終止上市櫃公司的缺口;今年到10月底時上市公司的家數仍少於去年,正是抱著“250計劃”數字目標的當局所不願面對的真相。

  那麼,“250計劃”的第二年就該回到這個計劃的初衷,亦即增加優良企業上市櫃家數只是量化的結果,真正的目的是用心去打造一個近悅遠來的資本市場,以成為島內外優質企業首選的市場,250甚至350、450家自是水到渠成;以市場之質帶動發行之量,才是正辦。可是,眾所週知,企業西進投資上限40%是臺灣資本市場的最大罩門,當局不能認真處理這個障礙,其他都是枝節,250仍將是個沒有意義的數字。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