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世界日報:扁在詛咒臺灣 臺人民豈可甘受愚弄

2007年11月14日 09:48:00  來源:
字號:    

  美國《世界日報》13日發表社評説,臺灣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提出“大赦”臺商的主張,並建議以個案審查方式,突破企業投資大陸不得超過凈額40%的上限;國民黨主張“三通”的馬英九,不以謝長廷的政策跟進為意,隨即表示肯定,但期望執政的民進黨能提早付諸實踐。但陳水扁隨即宣稱在他任內不可能放寬投資大陸的上限。非但如此,陳水扁還否定謝長廷強化“幸福經濟”選舉主軸的文宣,發出“經濟搞好未必選得上”的咒語。從“愛臺灣”到“詛咒臺灣”,這就是陳水扁、這就是民進黨主席的裁決。 

  文章説,最近國際油價暴漲,美元暴跌,臺灣外向型的經貿依賴格局,已註定將承受高風險的經濟風暴,不僅是物價飛漲,民生痛苦指數持續飆升,而且直接關係臺灣未來十幾年的經濟發展走向。在追求人民平均所得的同時,又得兼顧生態和環保,加上人口結構的老化,在在考驗著執政者的施政效能。陳水扁不此之圖,也全然忘了過去一再宣示“拚經濟”的承諾。還語帶咒詛地批評謝長廷想把“經濟搞好”的主張,未必選得上,這對謝長廷和民進黨和臺灣人民是何等居心。作為相對語,要求老百姓“勒緊褲帶”,豈不有利民進黨勝選?臺灣人民特別是綠營支援者豈能如此甘受愚弄而無警覺。

   陳水扁“經濟搞好未必選得上”的咒語,當然是有為而發,具針對性。一是在否定臺面上的謝長廷,有意給最近才喊出“崇拜陳水扁”的謝長廷一個大巴掌;二是否定謝長廷提出的經濟政策;三是否定臺灣的未來除了高喊“臺獨”,既沒有其他選擇,也沒有其他前景,至於臺灣經濟搞得好不好,全不在考量之列。也非如此不可能凸顯“臺獨”至上論。身為領導人和執政者,但知奪權、但知搬弄“假、大、空”,現在連“拚經濟”也不要了,這要謝長廷怎麼選?還是陳水扁正在醞釀毀掉這場選局。 

  文章表示,陳水扁是否有真信仰,從陳水扁的言行反覆,可以確認陳水扁只相信權力,其餘免談。從聲言會下放權力至今天的目空一切,民進黨的黨內民主機制,已因陳水扁完全癱瘓。其所以一再公然否定謝長廷,無論如何當另有其創造策略效應的設想。排除扁謝兩人過去恩怨不談,也排除扁有其個人利害考量,陳水扁預見了謝長廷在選後會如何出招,不能不預為設防,或徹底排除謝有這個機會。 

  而陳水扁所以敢於如此,要害更在陳水扁抓到綠營內部的極端主義者對“臺獨”政權行將不保的焦慮,傾向不惜推翻臺灣民主機制也不能出現政黨輪替,可以不要民主也不能捨棄“臺獨”。而這正可轉藉為陳水扁無法無天的墊腳石,藉此為杠桿操弄民進黨,擺布謝長廷。 

  陳水扁對付謝長廷如此絕決,試問是為馬英九作球嗎?這當然不可能。所以國民黨不必見獵心喜,以為找到了綠營棄絕人民的空門。而是要能看到臺灣民主的危機、看到陳水扁的心術究竟何在,更要看到陳水扁對民主機制的否定。最近的例子是從陳水扁身邊出走的愛將羅文嘉接受徵召參選“立委”,要害不在羅文嘉出了家變,而在陳水扁出面否定了民進黨“立委”選舉的提名機制。一個無愛于臺灣,一再否定“中華民國”體制的陳水扁可能會對臺灣的民主機制有絲毫尊重?民進黨可以自作自受,臺灣人民豈可甘受愚弄。 

  文章指出,“經濟搞好,未必選得上”,既詛咒了謝長廷、也詛咒了民進黨,更詛咒了臺灣。臺灣人民不願承受詛咒的當然可以有不同選擇。但陳水扁連臺灣人民有第二種選擇的機制都想攘奪,以遂其意識形態的暴虐,如果民進黨不能反省、國民黨不能警覺、臺灣人民不能覺悟,非但眼前的經濟會搞不好,連臺灣人民的未來也將堪虞。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