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施政滿意度評比與民調是兩回事

2007年11月06日 15:35:00  來源:
字號:    

  日前臺灣清華大學教授李丁讚發表《第一名市長的民調迷思》一文,其中指出新竹市長林政則施政滿意度近年來雖名列前茅,然而在施政上卻有環保、貧富差距、古跡維護、交通、負債等嚴重問題。該文更進一步指出施政滿意度的第一名是因為家庭收入、教育水準等客觀因素,加上市長民粹的作法討好各種團體所致,而非真正的施政成就。臺灣《中國時報》今天刊文表示了不同看法,文章摘錄如下:

  首先,如果新竹市長林政則的施政滿意度名列前茅,卻在施政上有諸多缺失,代表什麼意義?一個合理的推論是:其他縣市施政上缺失與問題可能更多。

  其次,民調與評比是兩件事。民調是民眾比較過去及其他縣市之後所呈現的主觀滿意度,過去幾年來在《天下》、《遠見》、TVBS、《聯合報》民調中,林市長施政滿意度都名列前茅,呈現的是高度一致且穩定結果。至於幸福城市之類的評比,則使用到教育、收入、經濟成長、失業率、犯罪率等等各種主客觀指標。過去《天下》雜誌所做的幸福城市評比,一直受各界質疑其指標的選擇不盡合理客觀,而這也應受大家公評。總之,林市長施政滿意度的第一名是民眾打的分數,而幸福城市評比則是天下依其規劃指標所計算出來的結果。

  最後,李教授文中所提新竹市環保、貧富差距、古跡維護、交通、負債等種種問題,有必要深入探究其因。文章認為,第一,如果市長每年出島一百多天,其施政滿意度還是臺灣第一,要如何解讀?根據個人暸解,林市長出島所帶的,都是市府表現優異的員工,而非“市民”。出島除了犒賞績優員工之外,也進行市政觀摩。許多政策創意也都是透過出島的交流觀摩而來。第二,對民間團體的補助,究竟2007上半年補助三九一○萬跟其他縣市比較起來算多還算少?不説別的,光是跟中油、中華郵政“正名”、“公投入聯”、或是各地的蚊子館所花經費比較起來,算多還算少?第三,貧富差距主要是因為科學園區部分高科技業者的高收入所致,然而2006年新竹市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達117.1萬元,僅次於臺北市126.2萬元,居全臺灣第二;2006年家庭收支調查中的教育文化及休閒支出,新竹市15.3萬,居全臺灣第一。換言之,市民並不能感受到新竹市貧富差距有如此嚴重。第四,新竹市的負債真的全臺灣倒數第二嗎?據市府數據,林市長就任六年,一年以上債務實際增加數為48億5624萬元,並非外傳120億元,財政能力是全省借錢最少的縣市,排名第七。當然,市府數據計算正確與否及負債高低應有客觀數字來公開辯論,而不是隨便指責。

  文章最後表示,事實上,李教授文中所提的各項問題部分或許存在;然而,施政滿意度第一的原因很多,但絕不是家庭收入、教育水準等客觀因素、或市長討好各種團體所能簡單解釋。施政滿意度的第一是民眾相對比較的結果;新竹市的各項施政與過去比較、與其他縣市比較、與臺灣當局比較起來,新竹市的施政表現是否比較好,才是民眾給予新竹市長林政則施政滿意度第一名的真正原因。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