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當局畫餅充饑 製造經濟夢幻情境騙選票

2007年11月01日 14:12:00  來源: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今天刊載社論指出,民進黨自2000年5月執政以來,已七年半,施政一向“選舉”、“勝選”排第一,民生、經濟拋之腦後,故經濟建設毫無政績可言。臺灣經濟在亞洲四小龍排名,自四小龍之首,淪為敬陪末座;出口世界排名,自14名倒退至16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竟然説,“臺灣經濟是末梢現象”,可見民進黨對民生經濟之忽視。國民黨提名蕭萬長為副“總統”候選人,以發展經濟為競選主軸後,對民進黨執政以來投資意願低落、企業出走、失業率上升、經濟成長率下滑等大肆批評,而且這都是事實沒法反駁。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在與競爭對手爭辯,或辯論會提問人問起經濟有關問題時,總得有些素材可以發揮;因此,民進黨當局動員各行政部門頻頻出招,創造經濟夢幻情境騙選票。

  社論説,張俊雄就任“行政院長”後,即宣佈“行政院”是助選“內閣”,完全不理會“行政中立”的基本原則。為明年“立委”與“總統”大選創造利多氣氛,“行政院”推出一週一利多;從各種稅制調整到農地改建等各項利多政策,表面上是讓大家受惠,實質上,其中很多都在圖利富人,窮人享受的好處極為有限,而且這些政策缺乏配套措施,對今後臺灣財政將是重大負擔,嚴重傷害經濟長期發展。

  除此以外,最近各有關“部會”更出奇招,邀請業者配合“愛臺灣”,兵分三路進行:一是“中央銀行”與“金管會”合作,邀請銀行業與投信業者“喝咖啡”,阻擋資金外移,多投資島內股、債市場及島內基金等;最近更要求各銀行不要限縮對小套房融資,創造利多,顯示“愛臺灣”。二是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吳榮義,親自邀請各大企業及集團負責人面對面座談,表面上是為企業解決困難,實際上在大力鼓吹企業在臺加碼上市。證交所原設定今年有25家公司掛牌上市為業務目標,較前兩年分別只有13家與11家倍增;但到目前只有七家上市,終止上市的倒有15家,上市公司不增反減,不得不猛找大老闆衝業績。三是“經濟部”工業局為執政黨競選找經濟素材,分別邀請大企業,表面上了解各大企業全球佈局,併為企業排除投資障礙;實際上是要求各大企業提出未來五年投資估計數,好在競選時運用。臺灣企業多認為當局是企業最大的投資障礙,但平時有求於當局,而且抱持民不與官鬥的心態,只好陪著主管機關演戲;而所提出的投資計劃數字,既是估計又無詳細項目,更無責任一定要落實執行,所以估計投資金額愈大愈好,配合雙方需要,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這不是“畫餅充饑”,是什麼?

  日前台塑集團旗下事業部門主管在總經理特助率領下,前往“經濟部”工業局報告全球營運佈局。會後工業局隨即轉述台塑代表簡報表示,自1991年至2006年的16年間,台塑集團共投資1兆1779億元,島內投資1兆986億元,超過90%,過去是以臺灣為優先,未來也是如此。估計2007年至2011年共投資7,828億元,其中島內投資7,068億元,也佔90%以上。但此一報告曝光後,引起業界反彈,指責“經濟部”為執政黨選舉製造利多。可是“經濟部長”表示不知情,工業局長也是事後被告知,“經濟部長”陳瑞隆更進一步澄清,出席會議的皆事務階層官員,不可能兼具政治任務,絕對跟選舉無關。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既然會議開了,就應有擔當,何必如此撇清呢?

  社論表示,就該項會議召開所透露訊息與內容,我們有下列的質疑:

  一、陳瑞隆澄清指出,出席會議的都是事務階層官員;但據我們了解,出席該項會議的,除工業局官員外,還包括“經建會”、“金管會”、“陸委會”、“勞委會”及“中央銀行”等官員,範圍之廣,動員人力之多,實屬罕見,如説絕對跟選舉無關,誰能相信?

  二、官方出席的均係事務階層官員,企業出席最高領導人也不過是總經理特助,顯現雙方對該項會議不是特別重視;官方代表只是取得數據,研究如何運用,而報告者只在提供未來五年投資估計數據,今後是否真正落實並不需要負責。此項會議除官方取得數據拿去做秀外,其真正目的又何在?

  三、台塑提出過去16年島內投資平均每年687億元,今後五年每年高達1,413億元,是過去的2.3倍,是否誇大不得而知。但該項會議後不久,台塑旗下的南科及華亞科即大砍明年投資支出,自今年的1,050億元,明年即降至600億元,劇降43%。而台塑大鋼廠計劃投資1,373億元,環評尚未通過,能否真正落實興建,尚是未知數。這7,068億元又能代表何意義?

  據稱工業局邀請台塑報告全球佈局,只是開始,後續的還有鴻海、統一等等。陳水扁“總統”任期還剩不到七個月,照理不應再有此大動作。如只為選舉蒐集作秀素材,畫餅充饑之用,可以調查表方式,請各大企業填報,不必大肆動員,增加企業負擔。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