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扁與檢察官鬥法 “公務費”案勝負仍難料

2007年10月23日 09:31:00  來源:
字號:    

   臺北高院昨日裁判“司法”史上首宗“總統國家機密特權”爭訟案,只從程式上發回更審,未作“扣案單據是否為國家機密?”的實體認定,確是大爆冷門。 

  臺灣《中國時報》刊文指出,未來值得關注的發展是:陳水扁若提再抗告,最高法院是否支援高院的認定? 

  假若陳水扁提起再抗告,最高法院要審酌的爭議,並非扣案單據是否屬於“國家機密”,而是扣案的“公務機要費”單據的所有權人,究竟是陳水扁還是“總統府”?若是“總統府”,高院所指的“總統府代理人”是秘書長,是否有理由? 

  高院的引據是“總統府”組織法及高院一則判決前例,乍看,似是頗有依據。 

  但根據釋字四七O號、五四一號解釋,“大法官”均認定,“總統府”並非適格的“憲政”機關,“總統”才是。據此,高院的引據是否禁得起考驗?確是值得商榷。 

  文章回顧,一九九八年間,“總統”為了“司法院正副院長”、“大法官”的任命有“憲法”疑義,以“秘書長”名義具函聲請“大法官”要求更正,“總統府秘書長”函覆多了一句:“奉總統核示”,“大法官”才勉強受理聲請。 二零零四年間,“大法官”在釋字五四一號解釋的理由書中,開宗明義即明示,本件聲請是“總統”而非“總統府秘書長”。 

  綜合兩號解釋意旨,高院所謂陳水扁的當事人不適格,是否符合“大法官”解釋?是否經得起最高法院的考驗?恐怕還有爭辯空間。 

  假若最高法院不支援高院的程式裁定,而發回高院更為裁定,高院勢必正面審酌“公務機要費單據是否屬於‘國家機密’?”的實體問題,陳水扁與檢察官之間的鬥法,勝負之間尚屬未定。 

  假若最高法院支援高院的裁定,本案發回北院更為裁定後,北院根據高院的裁定意旨,很可能直接從程式上駁回陳水扁的聲請,根本不用審查“公務機要費單據是否屬於‘國家機密’?”的實體爭議問題。 

  文章指出,這場鬥法,到此階段,陳水扁算是落敗了。臺北地院的“公務機要費”案的審判程式,也可以繼續進行。 

  陳水扁即使改弦易轍,由“總統府秘書長”名義提出聲請,請求發還扣押物。其結果,陳水扁的勝算還是很低! 

  因為,全案若進行到此一階段,“扣案的單據是否屬於國家機密?”的實體審查,也變得顯無必要了─因為,“總統府秘書長”根本就沒有“國家機密”特權,憑什麼以“事涉國家機密”為由聲請發還扣押單據?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