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美國經濟遭遇困境 臺灣應該提高警覺

2007年10月22日 16:16:00  來源:
字號:    

  

  臺灣《工商時報》刊載社論説,幾天前就不斷放話全球信用緊縮尚未結束,經濟成長步調可能減緩的國際貨幣基金(IMF),日昨公佈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不但下修今年四月間預測值,更大幅調低包括美國在內大多數經濟先進國家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全球景氣中挫,對臺灣的影響當然不低,但美國經濟成長暫停,對臺灣的影響更大。忙於“公投入聯”及選舉操兵的執政黨乃至朝野大眾,對美國及全球經濟情勢絕不能掉以輕心。
  

  國際貨幣基金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雖然仍稱全球經濟在今明兩年穩健成長,但語氣顯然沒有今春時樂觀與堅定,尤其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余波盪漾,全球景氣陰霾要雲消霧散顯然有待時日。依據IMF報告,雖然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以維持在五.一%,但明年將由原先的五.二%,一口氣調低零點四個百分點,其中,包括歐美日中等經濟大國或經濟新興發展國家的預測值,更將從四月預估值調低,分別是美國由二.八%調低為一.九%,歐元區由二.五%調低為二.一%,日本由二%調低為一.七%,中國由一○.五%調低為一○%。
  

  社論指出,IMF看法轉趨悲觀,其實早就有跡可循。即將卸任的主席拉托日前接受英國《倫敦時報》專訪時即指出,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發的信用危機會持續好幾個月,很可能拖到明年,主要受波及地區包括歐洲及日本;他甚至提出警告,為了因應全球信用緊縮,世界各國財政部長應修正政府預算,但他也認為會聽從建議的財長不多。對於IMF及其主事者對世界經濟的持平看法,尤其慎重其事地在報告中一再強調甚至連亞洲四小龍之出口及經濟,都難免受美國景氣衰退影響,我們認為甚有參考價值。
  

  對於美國的經濟概況,其實從九月中下旬聯邦準備理事會史無前例大幅調低資金利率及重貼現率,即可看出端倪。事實上,依據最新的數據,六、七月間爆發的次級房貸風暴,迄今仍然發酵中,並明顯表現在新屋開工率及房地産交投的急遽冷清。在新屋開工的表現方面,商務部日昨才發佈,九月新屋開工率劇降一○.二%,開工戶數換算年率為一一九.一萬戶,遠低於八月經過修正後的一三二.七萬戶,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幅高達三○.八%;九月建築執照核發數減少七.三%,降為一二二.六萬戶。雖然次級房貸風暴將衝擊美國房地産,美國朝野大都有心裏準備,但劇降至一一九.一萬戶,創下一九九三年三月一○八.三萬戶以來最低紀錄,仍然令各界深感意外。在房地産交易及展望情況方面,全美建商協會(NAHB)日昨公佈十月房地産指數為十八,不但持續了八個月來的下降趨勢,更是NAHB一九八五年編制該項指數以來的最低水準,房地産交易遲滯,也連帶影響房屋貸款市場發展,房貸銀行家協會即認為,今明後三年的房貸市場將持續萎縮。上述的一些房地産數據,坦然言,業已道盡美國房地産市場的前景悲觀,以及美國景氣的受到連累程度之深。
  

  社論認為,雖然因為中國大陸經濟崛起,臺灣外銷市場重心已經轉移至大陸,但美國市場仍然有其可觀份量,何況,全球化風潮下,美國對臺灣的經濟影響,早已經從貿易擴散至金融、科技等領域。看看每天華爾街股市的漲跌,明顯領導臺灣在內亞洲股市發展,以及美元的升貶左右著台幣在內全球貨幣幣值強弱,美國經濟的地位其實仍然非常重要。如果IMF報告所強調,美國等先進經濟國家景氣衰退可能讓亞洲出口導向國家未來出口減速,尤其電子産品市場受挫最大,正在享受“外熱內溫”景氣的臺灣,如何安心?
  

  面對美國景氣中挫的困境,我們認為,臺灣不但要擔憂總體方面的衝擊,更要對處於類似房地産泡沫危機的不動産市場提高警覺。當局雖然一再撥用行政資源奧援房地産發展,但若民間的資金不能繼續注入,或者金融機構為了自身安危必須採取緊縮措施,我們憂慮類似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可能會在臺上演,並惡化低迷中的景氣,屆時,島內民眾可能難逃苦日子的糾纏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