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聯合報:翁岳生悲嗆遲來 臺“司法”已倒地

2007年10月05日 16:07: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報》冷眼集日前發表文章説,臺灣卸任“司法院長”翁岳生昨天要求政治人物對“司法”閉嘴的臨別一炮,雖然講得義正詞嚴,但為時已晚。“司法”被踐踏到這番田地,翁恐怕要負相當大的責任。

  翁岳生任內多次遇到政治人物恣意放言,卻多選擇不語。他昨天的解釋是為避免“司法權”捲入政治漩渦,“國家”動蕩時,失去最後仲裁者;但他沒想到,當“司法權”被踐踏到無地自容時,仲裁的功能就已然消逝,因為已沒有人相信“司法”。

  當陳水扁説出“司法官八成以上是藍色”的政治語言時,向來沉靜的“司法”界為何波濤洶湧?因為“司法”界可以自省,但不容領導人無憑據地玩弄“司法”。可惜,翁仍然寡言,結果因而自傷。

  文章指出,事實上,司法人對抗政治力例子相當多,當年美國總統尼克松,下令司法部長理察遜撤換調查水門案的特別檢察官考克斯,裏察遜不從,遭尼克松撤換;接任的部長依然不接受尼克松命令,充分表現司法人的風骨。

  美國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馬歇爾,更在一起馬德里與麥德遜案中,建立司法審查慣例,確立三權分立,讓最高法院可以審查白宮與國會作為有無違法,讓司法不再只是行政奴婢。

  是社會疼惜司法的強大力量,讓翁岳生決定在成為平民的第一時間,站在臺灣“司法”大廈裏重新捍衛“司法”,即使時機晚了些,但總還算是在“司法”土地上做出推拒政治黑手的姿態。 

  臺灣《聯合晚報》1日一篇特稿文章則指出,翁岳生臨別吐真言,大談“司法”被政治踐踏,他椎心泣血,痛苦萬分,説這是政局最紛亂的時代,“司法”時遭波及。翁岳生一吐胸壑郁氣,但這樣臨去秋波的談話,似乎只是為了洗刷太過“怯懦”的指責。他的話只顯露了悲愴,卻沒有為“司法”指引出任何明路。

  文章直言,以政治踐踏“司法”的作為,最新而明顯的案例,就是陳水扁指控法官有超過七、八成以上是藍的,更早之前,他在陳菊的選舉官司敗訴時,更是直接斥責法官為政治服務。而“新聞局長”謝志偉,則是要求法官公佈黨籍。

  這樣公然踐踏“司法”的作為,翁岳生並沒有立即出面制止,而是顯然用一種極盡低調與晦澀的言語,略施薄責,那個時刻,翁岳生即使已近任期末梢,但仍然是“司法”這個庭院內最高階的長者,他竟選擇在已然卸任的時刻,才丟出一點悲涼的感傷語匯,豈竟非太過畏怯。

  翁岳生以如此懦懦然姿態面對政治的,甚且,昨天的“司法院長”監交,竟就請來了一個貪污正犯的潛在被告陳水扁主持,這是多麼反諷而難堪的場面,而翁岳生就連這些還算想要扳回一城的談話,也還是選擇了陳水扁離開現場之後。

  那麼,翁岳生到底示範了什麼呢?就是面對著政治鋪天蓋地的壓來時,翁岳生是用一個老邁而佝僂的“司法”身軀去面對的,只能選擇哀怨與浩嘆,用沈默、低調躲在暗角,如此的“司法”究竟應如何令人期待,翁岳生又怎能讓人相信,他這一席真言,就真能換來“司法”的光明前景呢?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