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聯合報:從財經看政治 臺可借鏡格林斯潘經驗

2007年10月05日 15:47:00  來源:
字號: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格林斯潘最近出版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全球矚目,不但財經學者從中取經,一般讀者也對這位在全球財經界叱霎風雲者的一生工作經歷感到好奇。

  格林斯潘主持美國聯準會長達十八年半,其間只出現過兩次尚稱輕微的經濟衰退;一般鹹認,他任職期間,堪稱美國經濟的黃金歲月。雖有人批評近期爆發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肇因于格林斯潘任內的低利率政策,但他對全球經濟發展走向的影響力至今無人能及。

  格林斯潘的回憶錄以描述他曾面臨的財經挑戰為主,並非專為揭露政壇秘辛而寫。但格林斯潘長年主持美國聯準會,加上作為總統財經顧問的經驗,前後出任過六位美國總統的重要財經幕僚;他的書中自然呈現出一位財經專家對國家元首特質的褒貶。他期許好的領袖能對國家經濟長期發展具有遠見,但也嚴厲批評布希政府弄權,又強調水門案凸顯出尼克松總統可悲的偏執,可見葛老心目中的領袖典範仍奠基於權力行使之分寸。

  格林斯潘認為,任何一個人如果為了當總統而不擇手段,那是不正常的。也難怪他指責布希政府操弄政治,只知擴權,造成財政惡化,最終失去選民支援,丟掉了國會裏的多數黨地位,一點都不冤枉。小布希總統對已退休的葛老重話批評雖不盡同意,但也表現出“尊重不同意見”的態度。 

  臺灣《聯合報》3日發表社論説,格林斯潘的政治觀察,對臺灣政壇有何借鏡作用呢?而陳水扁政權又是如何回應輿論的諍言呢?臺灣財政赤字之嚴重,已到了被國際信評公司惠譽評價為超過主權A級地區中數、形成財政隱憂的地步,且島內外輿論都看破了當局散財乃選舉招數的用心。但陳水扁最近卻親上火線,對競選對手國民黨批評島內經濟情勢的廣告大力反駁,結果遭到財經專家以更精確的數據指出臺灣競爭力減弱的事實。亞洲開發銀行最新提出的經濟預估,已顯示臺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率恐將落後於多數亞洲國家和地區;外匯存底預估可能出現衰退,也是經貿不振的指標。這些都是當局財經施政失利的證據,但民進黨當局投注于政權保衛戰的心力,顯然更甚於民生需求和臺灣長期發展利益。

  社論指出,臺灣目前的問題,尚非僅是“操弄政治,財政惡化”而已。更加速惡化的還包括臺灣形象、“外交”風險、整體競爭力等等。為了明年的“總統”選戰,民進黨把“公投入聯”打成選戰主軸,儼然已鬧成國際爭議。美國由不同層級的政府官員和智囊學者表達了嚴重關切,認為臺灣形同把自己推進了風暴的中心點。鬧得鑼鼓喧天的入聯案再度被封殺,臺“外交部”卻只能以“已達宣示效果”來自我安慰,當局甚且打算進一步號召民眾舉行“入聯聖火接力活動”。政治權謀操弄到這種地步,置民眾福祉與臺灣利益於何地? 

  關於大中華經濟圈,葛老指出,至二○三○ 年,中國將與美國同為世界經濟引擎。他在接受此間媒體訪問時説,臺灣唯一的出路,就是繼續加強與全球經濟的整合。然而,葛老並未點出,臺灣迄今連兩岸直航亦仍是政治禁忌。 

  社論最後説,美國尼克松總統只不過指使了一起竊聽敵營的事件,就搞得自己灰頭土臉下臺,數十年後還被格林斯潘指為偏執。美國總統的“許可權”和“能耐”不過爾爾,則臺灣“操弄政治”的情景恐非格林斯潘所能理解或想像。倒是其回憶錄原名“動蕩年代:新世界的冒險”,大可借用來描述今日臺灣民眾的不安心情。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