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被提名人低票落選 罪魁正是扁與民進黨

2007年09月30日 09:28: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説,臺灣“立法院”完成“大法官”同意權投票,四位親綠背景的被提名人中箭落馬。綠營事後指責藍軍綁架“立委”,惡意封殺“大法官”人事案,但追根究底,造成半數被提名人低票落選的難堪結局,罪魁禍首正是陳水扁與民進黨自己。

  檢視八位“大法官”被提名人資格與專業背景,顯然多數與社會期待有著極大的落差,不是挺綠色彩過濃、行事風格頗具爭議;就是法學素養不足、司法專業難孚眾望。

  如果把“大法官”視為印著“阿扁標記”的政治商品看,一開始由“總統府”生産線製造出來的成品就充滿了瑕疵,自然通不過拿著放大鏡的在野黨檢驗。

  無論陳水扁有沒有下一波補提“大法官”或新任“監委”提名的行動,從這次創下“憲政史”上“國會”“不同意”比例最高紀錄的同意權投票看,即可見陳水扁恣意糟蹋憲法賦予他獨享的司法院人事提名權,同時,他因此導致全體被提名人形象受辱,則更可議。

  在“大法官”審查過程,一度傳出有在野黨人士企圖等待“總統”提出新“監委”名單再決定集體投票意向,如此一來,讓所有“大法官”被提名人一度變成朝野綁樁的工具。結果,民進黨與陳水扁選擇將兩項同意權切割處理,以防堵藍營趁機操作,卻也錯失了讓更多被大法官提名人過關的機會。

  那些跨不過同意權門坎的被提名人若心中有怨,也只能抱怨陳水扁寧可為綠營選戰作權謀考慮,也不願替自己的同意權案營造有利的投票氣氛。最後,落得半數人選闖關失利,顯示陳水扁對自己欽點提名人選的成敗根本毫不在意。

  民進黨主席遊錫堃因“特別費”案遭到起訴,忍不住公開嗆聲,質疑這起案件是“自己人做的”。或許,遊主席的真心話也同樣適用在這些無法過關的“大法官”被提名人身上,因為,他們落得低票封殺的難堪下場,也是“自己人做的”。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