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聯合晚報:過中秋,需要多一點創意

2007年09月25日 10:47: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晚報》昨日發表社論説,中秋節烤肉的由來是什麼?據説是因為元朝末年,漢人為了推翻異族統治,於是在烤肉的肉片裏包上紙條,並且到處分送,以便相約起義。這是月餅的由來吧!大概這最近十幾年,在臺灣,中秋節烤肉取代了吃月餅,成為主流。過段時間後,烤肉會不會繼承月餅的這則傳説,或者後世會為烤肉的由來創造另一則傳説,這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中秋烤肉的由來不需要太多浪漫的想像。想想看,在欣賞皎白明月的中秋夜裏,現代人不會吟詩作詞,空有整晚閒暇,於是有人想到了用烤肉來打發漫漫長夜。一開始,這或許是個有創意的作法,可是當中秋烤肉蔚為流行,並且在商業的推波助瀾下,中秋不烤肉似乎變得很“遜”的情況下,全臺灣家家戶戶用木炭烤肉,造成的空氣污染,還有垃圾對環境的破壞,讓中秋變得一點美感都沒有。

  再説得白一點,當大家七手八腳忙著烤肉,忙著滿足口腹的時候,有多少人還在“賞月”?何況,現代飲食講究健康,一個晚上忽然塞進了那麼多肉類食物,對健康絕對有害無益。所以這樣的中秋,看起來是多了過節的氣氛,卻是對環境、對自己的健康都沒有好處的中秋。

  今年中秋,一件比較有創意的新聞,是臺灣買下彰化洪若潭自焚凶宅的李世傑醫師,邀請民眾到豪宅裏烤肉、作客,借著旺盛人氣把凶宅變吉宅,而且透過這個新聞事件,對外正式扭轉外界對此一屋宅的印象。可惜的是,在這麼有創意的行動上,李醫師終究無法不落俗套,仍舊是用已經受到批評的中秋烤肉,做為這一創意點子的核心。李醫師當然沒有義務要作為扭轉中秋烤肉的先鋒,但似乎中秋烤肉已經如此理所當然,以致于我們欠缺了對它的反省。

  中秋烤肉,從最初的創意到現在變得不但沒有創意,只是一個流行,還對環境和健康造成危害。我們是該認真檢討,中秋賞月是否應該要有更具創意的過法。今天和明白晚上,烤肉的人會更多,大家不妨想一想,把中秋弄成這樣“烏煙瘴氣”,真的好嗎?中秋夜晚,跟著人家烤肉,不是很“遜”嗎?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