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經濟日報:陳水扁説臺灣經濟比韓國好 誰信!

2007年09月20日 10:09:00  來源: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今天的社論指出,陳水扁“總統”于本週二不辭風雨,出席世界臺灣商會聯合會年會,併發表“臺灣經濟比韓國好”的談話,以相關數據證實臺灣經濟完全不輸韓國。事實真是如此嗎?

 

陳“總統”指出,在2003-06年間,臺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是5.05%,高於韓國的4.25%。關於此點,可從兩方面來看:其一是2003-06年臺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不是5.05%;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正式發佈的“國民所得”統計,應是4.6%,雖仍高於韓國,但是“總統”故意或無意誤用,則不得而知。其二是,陳“總統”自20005月執政,已超過七年,而僅引用其中四年,顯然是選擇對其有利的數據,欠缺客觀公正;如以其執政的2000-06年七年平均,臺灣每年經濟成長率只有3.8%,較韓國的5.2%,落後四分之一以上。

 

陳“總統”説,如以“失業率”與“消費者物價指數”相加,也就是“經濟痛苦指數”,自2000年以來,除2005年比韓國高一些外,七年中有六年比韓國低。要注意陳“總統”此處用2000年以來的七年,不是前述的四年,可見其引用數據選擇性極為濃厚。而且“失業率”加“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代表“經濟痛苦指數”,本報早已指出其不當。如分開來看,最近七年臺灣失業率平均每年是4.3%,高於韓國的3.7%,顯然臺灣職工失業痛苦的比率高於韓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每年上漲率,臺灣僅上漲0.8%,低於韓國的3.0%,顯示臺灣內需不足,乃是經濟成長率低於韓國主要原因之一。

 

陳“總統”強調,在貧富差距方面,臺灣家戶所得最高的20%是最低20%的六倍,低於韓國的八倍。貧富差距跨國的比較,因各地舉辦的家庭收支調查涵蓋的範圍不同,在比較時,必須要謹慎小心,更何況出自“總統”之口。我們遍查韓國相關資料,其高低所得差距,沒有高到八倍的,最高是2000年的6.84倍,而且其調查不含單人戶及農漁戶,其最近2006年的差距則是5.38倍,但僅涵蓋都市薪資家庭,不能與臺灣所有家庭調查相比較。

 

同時,陳“總統”也指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所公佈的“2006年成長競爭力指標”,臺灣在全世界125個主要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六,亞洲第一,韓國在世界排21,亞洲第四,均落後臺灣。可是WEF的“成長競爭力指標”是衡量未來中長期經濟持續成長的潛力,而評斷過去及當前競爭力,則應考慮整體經濟的表現。

 

社論指出,臺灣和韓國一向都是以出口為導向,出口的消長最能代表對外競爭力,陳“總統”整篇談話中,卻只字不提。最近七年臺灣出口平均每年增加8.9%,不僅低於韓國成長12.4%,也較全球出口平均每年增加11.4%低;因此,臺灣出口在全球出口市場佔有率萎縮,而韓國出口市場佔有率則持續擴張;致使臺灣出口在世界排名,自1999年的第14名,2006年退到16名,韓國則自12名提升到11名,彼長我消的情況,相當明顯。再就出口金額而言,過去長時期臺灣出口高於韓國,至1994年被韓超過,即使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韓國受創甚重亦未改變。及至政權輪替前的1999年,韓國出口僅超過臺灣16%而已,但去年已超過45%,今年前七個月更超過55%,一年間差距擴大10個百分點,能説臺灣不輸韓國嗎?

 

再有臺灣和韓國的經濟評比,代表人民消費能力的每人GDP,在過去臺灣一向超過韓國,差距最大的1998年韓國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每人GDP降至7,477美元,當年臺灣雖亦受金融危機影響,但受創輕微,每人GDP僅降至12,679美元,超過韓國5,202美元。韓國在受創後勵精圖治,至2005年每人GDP躍升至16,438美元,而臺灣在執政無能的情況下成長緩慢,每人GDP被韓國超過,去年更落後韓國2,343美元。陳“總統”斷言臺灣經濟表現不敢説很好,但一定比韓國好。是真的嗎?

 

社論最後表示,在拜讀陳“總統”談話稿後,發現其于列舉指針項目及年代時,都經過精心挑選,而比較臺灣和韓國經濟消長必用的出口及每人GDP等,則只字不提,可見其用心。經我們糾正其若干數據不實,並作以上的補充,而且將時間擴及陳“總統”執政的整個七年比較後,還有人相信陳“總統”所斷言,臺灣經濟一定比韓國好?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