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澳報:扁當局詐傻扮蒙以圖破壞臺海現狀

2007年09月10日 09:16:00  來源:
字號:    

  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希的會晤中,布希除了表達反對臺灣當局“入聯公投”的態度之外,還表達了“反對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的立場。7日,臺灣當局一眾官員抓住“臺海現狀”這句話大做文章,發表了各種有悖臺海現狀定位事實的談話。其中,又以“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親自出馬”該會例行記者會的一番談話,最為典型。他説,他對於美方針對“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就是改變臺海現狀的説法表示無法理解,其實臺灣當局的做法就是在維護“臺海現狀”,他們長期以來的努力一直都是為了確保臺灣現狀不被中國大陸改變,“入聯公投”也是如此。既然大陸有大陸的定義,美國有美國的定義,臺灣有臺灣的定義,最好大家能坐下來談如何確保臺灣海峽的現狀。

  澳門《新華澳報》8日刊發題為“臺北正圖破壞臺海現狀仍在詐傻扮蒙”的評論員文章説,事有湊巧,陳水扁昨日在會見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史坦伯格時也表示,在克林頓總統任內,美國與臺灣便有國安高層對話的機制;布希總統任內,也一直延續這一機制。但目前已中斷了一段時間,美國似乎認為透過國務院與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即可取代原先高層對話,這是不對的。他希望能恢復先前的國安高層對話機制,以溝通臺美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

  文章指出,儘管陳水扁與陳明通的談話所針對的問題,有所不同,但其談話內容的指向性,卻有著驚人的相似,就是要借著美國與臺灣之間日益尖銳激烈的矛盾,希望雙方能坐下來談判予以解決。陳明通的“胃口”似乎還要大些,就是要把中國大陸也拉進這個“對等會談”之中。由於“兩陳”談話內容是如此地高度重疊,這就使人生疑:當前臺灣當局如此瘋狂地推動“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和“入聯公投”,其目的除了是要在國際社會的層次上進行“法理臺獨”之外,是否也是要借著這一活動,逼迫美國與其進行高層對等談判,甚至是要進行大陸、美國、臺灣的“三邊會談”,以凸顯臺灣當局的“國際人格地位”?

  眾所週知,在過去的十多年來,美國確曾與臺灣當局“國安會”派出的“特使”進行溝通對話,但這談不上“對等會談”,更談不上“對話機制”。而只不過是因為臺灣當局的挑釁行為,如李登輝訪美發表“臺獨”談話及拋出“兩國論”,陳水扁先後拋出“一邊一國論”、“公投制憲”及“廢統”等,引發臺海局勢緊張,也引起美方的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臺灣當局為了“補救”,派出“國安會”高層擔任“特使”前往美國進行“解釋”,而與美國國安系統或國務院的相關官員對話溝通。這本身就不是什麼“常設機制”,而只是臺灣當局臨時啟動的“危機處理”措施。這也並非是“雙方高層會談”,而是臺灣當局的單向“解釋”、“澄清”。何況,後來由於陳水扁缺乏誠信,屢次踐踏自己的“保證”諾言,使到華府不再相信臺灣當局的任何“解釋”和“保證”,甚至還讓臺灣當局派出的“國安官員”吃“閉門羹”,以保持耳根清靜,而使到連臺灣官員單向的“解釋”門道,也被關閉。這是咎由自取。

  尤其是在這幾天,陳水扁面對美國相關官員以至布希總統就臺灣當局大搞“入聯公投”等破壞臺海現狀的分裂活動發出的批評,竟然“反嗆”,使用了極為無賴潑皮的口吻辱罵美國政府。在這種氣氛之下,華府就更不願意接待臺灣當局派出的“國安特使”,去作什麼無謂“解釋”了。因此,陳水扁所謂“恢復臺美先期的國安高層對話機制”,只能是奢想而已。而陳明通提出的大陸、美國、臺灣“三方會談”,更是緣木求魚。

  文章稱,實際上,所謂“臺海現狀”,早就有了定論。在“中美建交公報”中,就對“臺海現狀”作出了如下的定義:“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維一合法的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美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為了貫徹這個“臺海現狀”定位,執行了如下的具體措施:“一個中國,維持現狀;臺灣不獨,大陸不武”,及“維持現狀,不統不獨”。這是得到臺灣當局的默認的。正因為如此,才有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

  文章最後指出,既然“不統不獨”是美國“維持臺海現狀”的具體要求,那麼,臺灣當局近年來屢屢衝撞“不統不獨”的紅線,試圖朝“獨”的方向進行“突破”,陳水扁前日還一連十三次高喊“臺獨”,這就是“改變現狀”,也正是布希總統“反對改變臺海現狀”的標的。但臺灣當局竟然抓住這句話要坐下來實行“三方會談”,以討論“臺海現狀”的定義,這就活脫脫地暴露了一副政治流氓的嘴臉。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