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極力推動的“入聯公投”,遭到來自華盛頓不容分説、不留情面的“否決”。臺灣媒體認為美國可能還會繼續出重手,給陳水扁更多的難堪,給臺灣更多的壓力。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陳子帛今天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指出,按照2000年陳水扁主政之後曾經出任臺灣國安會副秘書長江春男的看法,這次臺灣朝野的“入聯公投”,確實踩到了美國的紅線,其實質意義有三:
首先,這是一個真需要的假議題,臺灣作為一個存在半個多世紀以上的政治實體,希望擁有和經濟影響力相似的國際地位,是它的“真需要”;其次,在目前的國際架構之下,臺灣以任何名義加入聯合國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入聯公投”的設計和決策,從一開始就有“從外在挫敗感轉化為內部選舉動員”的戰略評估。
中美政策底線幾乎一致
人們也注意到,美國在對臺問題設定的紅線,幾乎和大陸《反分裂國家法》設定的紅線一致。這意味著經過多年來的戰略互動和磨合,美國對中國大陸“維持現狀,遏制臺獨”的原則底線,已逐漸採取接受和配合的態度。從鮑威爾到賴斯,從佐立克到內格羅蓬特,在關鍵時刻就臺海局勢發表的原則立場是一致的。這説明在自身重大戰略利益被觸及的時候,美國不會含糊,也不會對臺灣有任何庇護。
敏感的政治分析家注意到,臺灣的民粹政治已經成了美國戰略安全的負擔。陳水扁的撞墻“外交”和七年多來多次試圖突破美國政策底線的行動,終究得不償失。美臺關係陷入低潮的責任,要由臺灣下一任領導人承擔。
華盛頓的對臺政策底線和大陸接近或漸趨一致,決定了臺灣的“入聯公投”無法突破中美共同設置的緊箍咒,顯示中美共同處理臺海危機的模式大致上建立。
“臺獨”勢力不會有更激烈動作
跡象顯示,由於“外在挫敗感已經轉化為內部的政治選舉動員”,民進黨以及陳水扁不可能在美國公開施壓之下完全放棄“入聯公投”的嘗試,因此圍繞“入聯公投”所進行的政治動員和造勢仍將持續。在“入聯公投”問題上被民進黨牽著走的馬英九,為了選舉需要,很難中途下車,這就決定了即使大陸和華盛頓一致反對,這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遊戲,不再是真需要的假議題,而已經異化成為了選戰勝利而進行大規模政治動員的真議題。
文章認為,以務實主義為導向的民進黨主流勢力,包括謝長廷、蘇貞昌在內,他們出於功利目標的考慮,不可能毫無節制地跟隨陳水扁走到絕路之上。在成功地將外在挫敗感轉化為內部政治動員的階段性任務完成之後,“入聯公投”的政治效應將逐漸減弱,今年底、明年初將被另外的政治訴求所取代。雷聲大雨點小,應是可以預期的結果。最極端的“臺獨”勢力,除了表示憤怒和遺憾,或者在《正常國家決議文》修改過程中將“民國”紀元改為西元等無關痛癢的內容之外,不會有更激進的訴求和更激烈的行動。當然,陳水扁決心破罐子破摔,和美國以及大陸決一死戰,鋌而走險,則另當別論。
大陸無意改變臺海現狀,希望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內部問題的處理和解決之上,希望繼續營造一個有利於自身戰略發展的機遇期;華盛頓也無意改變臺海現狀,是因為維持現狀對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安全利益是長期正面的;臺灣的藍綠兩大陣營,為了爭奪島內政治發展主導權及執政地位,把試圖改變臺海現狀、挑戰和刺激國際強權的政策底線作為政治動員的利器 ,卻因此在國際社會掀起了軒然大波。美國的直接干預和插手也許是意料中事,也許超乎主觀預期。但無論如何,這次圍繞“入聯公投”而發生的一切,意味著兩岸以及美國之間的戰略三角互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未來幾個觀察點
文章分析指出,直接衝撞和挑戰美國政策紅線的臺北,儘管擺出困獸猶鬥的姿態,卻不能不在現實中妥協和變通;不得不站到第一線處理臺海危機的美國,似乎已經對臺海危機的處理和採取預防外交的責任,有了更多的承擔。這將給未來的兩岸互動帶來什幺樣的新問題,值得繼續觀察。
陳水扁主導的“剃刀邊緣遊戲”的第一幕剛剛結束,下一個觀察點是布希總統在澳州APEC高峰會上的發言、9月15日民進黨以“入聯公投”為主題的民眾集結,以及國民黨主導的“返聯公投”的後續簽署。在中共十七大上,胡錦濤的政治報告中圍繞臺灣問題的立場闡述未必有新內容,但從字裏行間也可以觀察到大陸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前景的展望和總結。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