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職棒又傳受賄醜聞 臺灣社會面臨公信力危機

2007年08月28日 15:54:00  來源: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今天刊載社論説,一邊是各大媒體以頭版特寫興高采烈報導美國職棒洋基隊的臺灣投手王建民再度立功;一邊則是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裏關於臺灣職棒聯盟又收賄打假球的可恥消息。即將發行的運動彩券究竟以何者為其投注的標的,還須多費一滴口水?

  當五年來第四度涉賄放水案發生,整個臺灣職棒聯盟霎時又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倒不是因為中信鯨開除了兩名坦承拿錢放水的球員,更不是鯨隊教練滿臉愧色向社會大眾認錯道歉,嚴正聲明若有不法絕不寬貸、指天矢日保證這樣的醜事永不重見;而是五年之內又一次打假球拿錢,La New熊、興隆牛、誠泰之後,又一支球隊中鏢倒地,已經觀眾冷清、每年虧損近億的臺灣職棒聯盟,還會有熱情而天真的觀眾全心全力為每個球隊加油、吶喊?還會有熱中于棒球者花錢耗時,風塵僕僕趕到各地球場,或是摒擋一切緊盯熒光幕不忍錯過任何一場賽事?

  慘澹經營的職棒比賽好不容易帶動起臺灣人民對棒球運動的熱情,為相關的各業人士帶來白花花的銀子,為多少投注寶貴光陰以職棒為其生涯的年輕好手,編織起美麗的夢想。每一次涉賭事件,就對這一群熱情觀眾劈頭給一記耳光,讓他們為自己的天真蠢笨暗自羞恥;那些可恥的球員昧著良心塞進荷包裏的每一塊錢,就讓整個球團、職棒聯盟、相關産業損失以天文數字計算的金額。而每這樣打擊一次,職棒的夢想便暗淡了幾分,其壽命即折損了泰半。任誰都猜得出來,再來這樣一、兩次,再有一、兩個觀眾心愛的球隊與球員掉進泥淖,中華職棒聯盟即使還有臉力撐下去,觀眾也會在萬般惋惜、無奈、作嘔的心情裏黯然離開球場、轉到他臺,讓這個可恥的記憶儘快消逝。

  只是那一群已經全力投入棒球專業,除了這有四個壘包的球場他們不知去何處尋覓夢想、創造價值、獲得肯定的人,他們所投入的一切都化為烏有,最後搞得大家都沒有飯吃!

  社論指出,其實,職棒打假球的事件何以在短短幾年之間層出不窮,自有原由。首先當然是少數愚蠢球員只看到自己唾手可得的數百萬元橫財暴利,卻不見整個球隊、球團乃至聯盟與周邊事業可能遭受的莫大損失;是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歧異,讓他們做出錯誤的選擇。

  其次是他們認為自己的手法高明巧妙,根本不會穿幫,因此除了愚蠢的球迷與賭客之外,根本無人受害;所以才會食髓知味、一錯再錯。

  再次,整個臺灣社會目前黑金當道,所謂“黑金治鄉”、“黑金治國”之説早已甚囂塵上。當掌握公權力者都難敵黑道一手拿槍、一手拿錢的威脅利誘,不斷放水做出“禍國殃民”的蠢事;那麼這些少不更事,乃至除打球外一無所知的年輕球員不敵威脅及利誘,最後屈服而狼狽為奸,又何足怪?

  最後,從李前“總統”一至於其親手扶植的當今最高層,為了個人權位利祿、意識形態,不斷蹂躪誠信、道德,既將恥辱置之度外,又為私利百無忌憚;上行下效,臺灣早將中國古聖先賢所留下的禮義廉恥丟到廢紙堆中;上上下下多能而無行者,穿梭來去,早已令人見怪不怪;則小小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球員,不知誠信為何物,不辨可為與不可為,不顧眾利而只謀己私,豈不是理所當然之事!

  社論認為,我們或可寄望于法律,賴鐵面無私的執法者強力偵緝、嚴予懲處,讓那些不顧誠信、法條者,不敢心存僥倖。但看著“司法”體系備受譏彈的混亂、蒙昧、搖擺、政治考慮,歷次民調對“司法”的信心都排名在後,這一線指望,大概很難認真。那些僥倖者正是因此而膽大妄為,自認永不被戳破。

  除了“司法”失去了眾人的信賴及其嚇阻不法的威力,整個當局的公權力也是每下愈況,一蟹不如一蟹;不僅貪污舞弊事端頻頻爆發,而且方面大員只問政治立場不問專業能力,大臣失其忠慬篤實之風,信口開河、裝瘋賣傻,使公權力日漸淪喪、政治人物常成笑柄。再加上法治之無法廉頑儆惡,黑道自然橫行,乃取其鄉、取其“國”而代之。

  社論最後表示,“總統”大選就在眼前,我們總算還有機會從最上層起,找出一個既能樹立誠信典範,又能整飭吏治、用人唯才,復可將政治黑手遠離“司法”體系,尊崇法治、嚴懲姦佞的領導人,由上而下,撥亂反治。當誠信、廉恥重回臺灣社會,法治嚴明、吏治可風,或許臺灣的職棒才會建立正確的規範,遠離涉賭的醜聞。果然如是,則不只球員等會有飯吃,大家都不愁沒飯吃!

 

[責任編輯:張弛]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