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美次級房貸風暴波及全球 臺灣金融調控應謹慎

2007年08月13日 15:14: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2日刊載社論説,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愈演愈烈,美、歐、日等主要國家央行連日來共挹注市場三千多億美元資金,這是二○○一年“九一一”事件以來全球央行最大規模一次紓困行動。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擴大成為全球金融風暴,超乎各界預期,顯然美國聯準會與布希政府都輕忽了問題的嚴重性,任令房貸泡沫不斷成長,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美國是全球資本主義的霸主,華爾街是最頂尖的金融操盤手,向來在市場呼風喚雨,如今這個最成熟的資本市場竟成為引爆全球金融風暴的引信。今年四月二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聲請破産,揭開次級房貸風暴序幕,緊接著美國大型住宅抵押投資公司(AHM)在八月初宣佈倒閉,美國最大房貸業者全國金融公司(CFC)財報出現嚴重虧損,迫使美國聯準會在一天之內兩度出手解危。

  所謂次級房貸是指貸款人的信用等級屬於次級,亦即信用較不佳的貸款戶,這些人原來不容易向銀行借到錢,次級房貸公司則以較高的利率放款給這些信用較差的人,並以房屋做抵押。許多融資公司將這些抵押債權證券化成為擔保債權證券(CDO),再出售給金融機構或投資人。如今許多投資銀行踩到地雷,多半是買到這類以次級房貸為主的衍生商品。

  社論指出,全球資本市場緊密相連,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受害者並非僅限于美國本土,這次踩到地雷最嚴重的是投資銀行貝爾斯坦,旗下二檔基金凈值幾乎賠光,被迫暫停贖回。在歐洲,德國一家銀行IKB爆發危機,政府被迫出手救援,為一九三一年以來德國最嚴重的一次危機;法國巴黎銀行凍結旗下三檔基金,暫停投資人贖回,導致歐美股市進一步重挫。

  美國次級房貸大約在二○○五、二○○六年達到高峰,由於資金氾濫,房貸業者放款衝過頭,連沒有收入的消費者也可輕易借到錢,因此吹起龐大的泡沫。然而,消費者在前二年嘗到低利率,但接下來就要因應高利率,再加上國際油價走高,這些原本信用不佳的房貸族最後面臨付不出利息的窘境,房貸泡沫破裂,引爆全球金融危機。

  針對這波次級風暴的始作俑者,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蒂格利茲(Joseph Stiglitz)批評一針見血,他認為美國聯準會自二○○一年起十多次降息,導致市場利率超低,是助長次級房貸泡沫的元兇,美國總統布希與聯準會前主席格林斯潘都難辭其咎。

  最近美國財經首長如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財長鮑森都認為次級房貸對美國經濟影響有限,甚至沒有影響。布希亦對投資人信心喊話,強調次級房貸問題不會擴散到其他公司債等産品。事後看來,這些高官若不是粉飾太平,就是完全輕忽問題的嚴重性。

  社論分析,從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看臺灣,雖然“金管會”統計,島內的保險、銀行、投信業踩到的地雷不大,損失大約數十億元,但“金管會”可別掉以輕心。首先,前幾年臺灣銀行業不顧風險而大力衝刺信用卡與現金卡業務,引發信用危機,衍生數十萬卡奴,有些甚至走上絕路。在雙卡泡沫形成的過程中,亦不見金融監理機關做出必要的監控以避免風暴的形成,雙卡泡沫破裂後,卻由全民付出極大的代價。

  其次,臺灣的房地産榮景走了四年多,不動産放款總額逾五兆多元,創下歷史新高,在資金氾濫之下,銀行大力衝刺不動産放款,已有銀行承作金額達到法定上限;與此同時,當局為營造選舉利多,硬是指示“財政部”修法,放寬自用住宅優惠稅率的適用範圍,是否進一步助長房市泡沫,有待評估。

  臺灣在明年“總統”大選前最大的泡沫就是股市,現任“央行”總裁彭淮南是幕後最大功臣。“央行”先前邀集投信業者喝咖啡,要求投信資金不要大量外流,應以具體行動愛臺灣。在無基本面的配合下,這次碰到全球股災,臺股亦難倖免,外資來得快去得更快,當初看好萬點行情勇於進場的投資人現在則慘遭套牢。

  社論最後指出,美國次級房貸演變成大泡沫,總歸是資金氾濫的結果,要在泡沫破裂前事先戳破它,的確需要過人的膽識與勇氣。葛老這位曾是全世界最有權力的央行總裁下臺後還是難逃外界的譴責。類似臺灣這樣營造股市萬點資金行情的“央行總裁”,短期內可能獲得來自當局高層的掌聲,但對當局利多深信不疑最後慘遭套牢的投資人要向誰求償呢?

(編輯:曉章)


[責任編輯:張弛]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