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中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量標準出爐 教師家長齊點讚

2017年08月17日 10:5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8月16日電(郝斐然)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和教育水準的升級,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隨之改變,越來越多的家長把突破英語教育的瓶頸由聽、説轉移到閱讀上。順應英語閱讀教學時代的到來,一份界定中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量標準的計劃16日出爐,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領讀計劃》由全國英語閱讀教學研究協作體發佈,該協作體是由北京市教育學會學科英語教育研究分會發起,並由外語教育教學研究專家、教研員和教師志願加入。該計劃倡議全國中小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有規劃地安排英語課外閱讀。

  事實上,早在2011年教育部公佈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就對英語分級課外閱讀量有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在高中畢業時達到4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這是孩子在高考前必須達到的目標。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課標中依據英語能力九級目標體系所制定的閱讀量目標,讓家長很難與孩子的具體學習進程相匹配,落地困難。

  故此,旨在指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深化落實英語課外閱讀的中小學生年度英語課外閱讀量標準應運而生。正如全國英語閱讀教學研究協作體秘書長丁俊華所説,“正是因為看到閱讀對孩子英文學習大有裨益,全國英語閱讀教學研究協作體才會通過領讀計劃,為社會提供一套課外閱讀的量化標準。希望學校、老師和家長,能夠參照這套標準,循序漸進地幫孩子們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使其最終收穫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少兒英語教育的相關培訓機構也認同英語閱讀的重要性,並在課程設置上有所傾斜。讀伴兒創始人、瑞思學科英語董事長王蘭柱説,英語學習的下一個重點,是提升孩子“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能力,讓孩子真正能把語言用起來。言之有物,就要求孩子基於英語形成對世界基本概念的體系化認知;言之有理,則要求孩子對自己所獲取的資訊要有所感悟、有所思辯。而這一切,僅靠看動畫片、讀故事繪本或者練口語很難解決,系統化的閱讀是英語教育必須重視的部分。

  徐濤是一名6歲孩子的父親,也是英語閱讀的忠實實踐者。多年來,他堅持與孩子一起做親子閱讀。他説,孩子的成長受益於此,因為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今後開展成功社會交往的基礎。交往依靠表達,而表達不僅包括淺層次意義上的生活溝通,還有基於知識的深度思想交流,這必須依靠閱讀來構建。

[責任編輯:葛新燕]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